第三卷开皇盛世第四章苦战-《逆隋》


    第(2/3)页

    突厥士兵都是普通牧民组成,他们冲入中原,无非是想多抢一些中原的子女衣帛,面对这次看似打不垮的隋军,他们害怕了,犹豫着不敢再进攻,想直接将剩下的数百人拖死。

    突厥人打着如意算盘,这数百人大多有伤在身,又是缺少棉衣,粮食,拖上几天不冻死也得饿死。遂停止了对达奚长儒所部地进攻。

    达奚长儒身上五创,有二者伤势前后贯通,其他战士也大多伤势严重,又累又饿,即使是铁人也难予再战,只得如突厥人所料,坐着等死。

    虞庆则得到史万岁押来的寒衣,终于可以重新出兵,他早就听说了史万岁的武勇,令史万岁亲自领着二千兵马接应达奚长儒,当时突厥人还有一万多大军,见史万岁人少,派兵迎战,史万岁带着隋军冲入敌阵,片刻功夫史万岁连杀十余名突厥人,突厥人记起与达奚长儒作战的阴影,不由大骇,转身便逃。

    史万岁轻易地将达奚长儒救出,达奚长儒二千大军最后活着的只剩下一百多人,大将尉迟崇也没于阵中。尉迟崇与尉迟迥有骨肉之亲,不过,尉迟崇和杨坚也有很深的情谊,在尉迟迥反叛时,尉迟崇深明大势,知道尉迟迥难予成功,为了避嫌,特令自己为囚徒请罪于杨坚。

    平息尉迟迥叛乱后,杨坚并没有对尉迟崇加罪,特加温慰,命

    入朝。置于左右,表面加予宠信,实际上还是不太这次出征,却死于周盘,算去了杨坚一块心病。

    听到尉迟崇战死,杨坚对尉迟崇也生出数分内疚,尉迟樂长子尉迟义臣还年幼,为报尉迟崇为国家牺牲之功,杨坚特意将尉迟义臣接入宫中。给其改名为杨义臣,当成皇太孙抚养,并写入族谱,历史上,杨义臣曾为大隋立下多次汗马功劳,不过,最后还是受到杨广猜忌。解除兵权后病死,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次达奚长儒差点全军覆没,虽然杀死杀伤突厥上万人马,表面上看占了上风,事实则不然,达奚长儒统领的都是大隋最精锐的募兵,而突厥人损失的不过是普通牧民,相对于沙钵略的十五万大军。并没有伤到元气,没有了达奚长儒这支兵马神出鬼没地牵制,突厥人反而轻松了许多,又连下大隋数郡。

    长孙晟在营帐中呆了十数天。差点急得要发疯时,处罗侯才来见他,一见到长孙晟,处罗侯呆了呆,不觉问道:“长孙使者,如何憔悴如此。”

    —

    长孙晟被外罗侯软禁,虽然每天都好酒好菜招待,无奈他即担心完不成使命,更担心的大隋不能抵挡住这次突厥人倾国的进攻,自然是寝食皆废。十余天下来已是形销骨立。

    处罗侯脸上同样同样一片阴郁,长孙晟难予猜测战事到底如何,只得回道:“我一为君忧。二为两族百姓忧,三为叶护大人担忧,重重忧虑,能不见之于形?”

    外罗侯勉强挤出几分笑意:“你是隋臣,为君忧,为百姓忧都可解释,我有何忧?”

    长孙晟故作讶然:“叶护大人莫非不知自己隐忧,贵军南下,玉石俱焚,生灵涂炭,我之所忧也,然沙钵略可汗心中所忌者为谁,大人难道不明白?

    突厥弟承兄业者多也,沙钵略若是有意传位于你倒也罢了,若是无意传位于你,眼下你对他还有用,所以才没有加害于你,一旦他得胜而归,声名远播,地位牢靠,叶护大人何以自持?你现在卖力为他稳守边疆,难道就是为了等他大胜而归再加害于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