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奇人王世贞(求收藏!求推荐!)-《天字一号顽主》


    第(2/3)页

    要明白的是,能写下这么一部学者眼中的伟大现实主义小说,一部大众眼中的火爆爱情动作小说,没点功底还真写不出来,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嘛!你必须要经历过,才有可能写的如此生动形象。

    在那个年代,估计也只有王世贞等少数几个人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吧?

    其次,这几百年来,之所以把王世贞列为主要嫌疑人,其原因是来自一个叫沈德符的人,沈德符曾在《野获编》中提出《金瓶梅》作者是嘉靖时期的大名士,成书于嘉靖年间。

    而书中有一段情节,所写的蔡京父子其实是暗指严嵩父子。

    上文有提到,严嵩和王世贞有血海深仇,创作《金瓶梅》的目的就是为了讽刺严嵩一家,毕竟家道中落以后,王世贞也没别的办法报复了,写本书过过嘴瘾,坏一坏严家的名声,便是他能做到的极致。

    而且普通人也没必要特意写一本书去斥责时政,包括写《丹午笔记》的顾公燮在内的一干人等经过细致的分析研究后,更加认定该书背后真实作者就是王世贞,顾公燮荒唐的认为王世贞的父亲王忬死后,王世贞去见严世番,被严世蕃羞辱了一番,还让王世贞写一篇小说供他消遣娱乐,所以王世贞写了《金瓶梅》侮辱他。

    顾公燮是乾隆时期一位民间书生,喜欢搜集奇闻异事,写书也是为了自娱自乐,但他的《丹午笔记》确实成了后人考究历史时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过有了正方的论调,自然就有反方的论调,而且反方拿出的证据更为鲜明。

    王世贞的父亲王忬在嘉靖39年十月初一去世,随后王世贞兄弟扶灵柩返回故里,直到隆庆2年才到河南就职。

    另外,严嵩在嘉靖41年被罢免,严世番被正法,这么算来,王世贞并没有和严世番见面的机会,而且那个时候严党已经倒台,讨伐声不断,王世贞无需再洋洋洒洒写上一部小说去专门讽刺严家。

    不过正方会借此反驳,王世贞是个很随性的人,严嵩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再小心眼都不为过,既然被罢免,那么干脆写本小说讽刺他,这也不失为一个解释。

    当然,认为王世贞不可能是《金了瓶了梅》作者的重要依据,那就是此书所用的是山东方言,而王世贞是江苏人,虽然他也在山东为官3年的经历,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能表明王世贞可以熟练使用山东方言。

    总而言之,正反双方的能拿出的证据,都不够确凿,很难直接凭此断定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不是王世贞。

    但不管如何,王世贞这位奇人传下的佳话,足以保证他的传世作品卖出一个好价钱了。

    好吧,用钱来衡量艺术作品似乎有些低俗,但不低俗又怎么证明你的艺术有价值呢?

    言归正传,林剑在王世贞的这幅草书面前站了几分钟,最后问道,“您准备卖多少?”

    林涛带着一丝考校反问,“你觉得呢?”

    林剑琢磨了片刻,“我估计上拍的话,50万肯定能卖得出去~”

    林涛欣慰的笑了笑,“差不多,不过之前有人出55万我没卖~”

    林剑比了个大拇指,“还是您够黑啊,55万都不卖?留着积灰啊~”

    “你懂个屁,老子是卖方市场,凭什么人家开价我就得卖?你不知道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道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