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113号趟子手-《他是刀》
第(2/3)页
叶欢程:走镖的人脾气大,嘴巴臭,太正常不过了,谁知道出去会经历什么事,没点脾气带不了队。
闫峰:挺好,好好磨一磨那小子的心性。
扬州、三月。
烟花三月下扬州。
秋水躺在马车后座上得意的哼着小曲儿,天蓝水绿,万般美景尽收眼底,王三这人脸上凶,可是接触下来真好相处,一路上什么时候打尖什么时候住宿安排的明明白白,吃喝上从不亏待秋水,每到一处险要地界也是百般耐心的跟秋水讲注意事项,做师傅的这已经难能可贵。
但是让秋水心情愉悦的不是这些,最开心的是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刀,镖局有自己的武器库,里面的刀具全是制式化的一套完整体系。这种护镖的刀,刀身很窄,属于雁翎刀的一种,是中原地区常见的装备,刀身整体轻便,仞口窄,锋利。秋水不知道这刀何时能派上用场,但是眼下又离自己的远大志向近了一步。
王三伸了个拦腰,从车里探出头来。
“我睡了多长时间?”
秋水:快到长亭了,师傅。
王三打着哈欠道:啊,这一觉真舒坦,没多远的路了,加点脚程使劲赶赶,打更前进城里住宿吧。
秋水:嗯,好好吃一顿。
王三:再来他娘的二两。
一路无话,二人来到扬州城已是半晌,交了镖,互相画押了文件,王三带秋水前往城里的鱼街。
鱼街并非卖鱼的街,是南来北往跑江湖的聚在一起吃饭住店的地方,每个城市都有鱼街,只是秋水以前不知道,在这里打问江湖的消息更方便,而且这里的人说的大都是行里的话,外人听不懂。秋水就是在跟王三一同押镖的许多天里,逐渐了解了江湖人的生意经和日常习惯。
原来江湖中那些光鲜亮丽的侠客英雄都是说书人口里美化的产物,叫的好听点而已。虽也有少部分替天行道,仗义疏财之辈。但大多数“江湖中人”干的勾当,实际就离不开四个字—偷拐抢骗。打家劫舍的成本太高,一般的江湖人大都以盗为主,所以说白了,鱼街就是这些人来销赃的窝点。镖局的人为什么要混迹这样的场合,理由也显而易见,这些江湖大盗通常都有自己的组织,如果自己的镖被抢被偷,来鱼街盘盘道,认识认识当地的“正主”,花两个钱“交个朋友”,下次走镖路过这里就会被行个方便,省去了不少其他成本,不然一旦撕破脸来闹出人命,不光人财两空,还不知道会惹上什么别的麻烦,所以说开镖局的人靠的不一定是武功多么出神入化,反而更多的是在更广阔的一个维度里,怎样与各行各业的人打好交道,牛鬼蛇神和歪毛淘气,达官显贵和富甲一方的王爷,每种人都有不同的交往方式。能应对就不错,想事事周全那是痴人说梦。
今晚的鱼街比往常更要热闹一些,话题不像往日那般:“城里哪个名媛的珠钗被宋爷摘了”,“六合居的镇店宝贝一米多的鹿茸被马爷顺了”之类的。
甭管是江洋大盗还是海洋飞贼,甭管是路口三三两两蹲着吃地瓜烧的还是屋里坐着喝梅子酒的,他们今天的话题全都围绕着“花妖”俩字儿。
路人甲:“哎,你听谁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