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连第一个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丘成桐教授在拿到这道题之后,也是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将其破解,这让他对这道题的寓意精妙多加赞赏。 好吧,长者的事情先放到一边,反正吕丘建回国后见到长者的机会还多着呢,大家都知道有无数人在为长者送上祝福,他已经可以长命百岁;我们还是回来看看吕丘建在获奖之后的表现吧! 吕丘建和其它两名获奖者站在台上(至于是那两个人我就不说了,总觉得提换谁都不合适啊!)。等候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为他们颁发奖章;最后一名获奖者佩雷尔曼拒绝前来马德里领取他应得的奖项。 获奖者缺席颁奖仪式,这并不是菲尔兹奖历史上的第一次,巧合的是之前的三次都和佩雷尔曼的祖国有关。 1966年。吕丘建的老朋友,代数几何届的教皇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抵制于莫斯科举行的菲尔兹奖典颁奖礼,以抗议红色帝国在东欧的军事行动。 1970年的获奖者谢尔盖-诺维科夫和1978年格列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马尔古利斯由于红色帝国限制其出境,不能前往法国南斯和加拿大温哥华领奖。 不过他们都有理由,像佩雷尔曼这样非政治因素而放弃领奖的还是第一次,还好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拥有丰富的充当吉祥物......哦不,是出席重大活动的经验,他若无其事的拿起奖章挨个给获奖者戴上。 等走到吕丘建这边的时候,卡洛斯一世在惯例的送上祝福过后。突然凑到吕丘建耳边小声的问道,“吕博士。你觉得马德里怎么样?” “马德里是一座美丽而又充满魅力的城市,国王陛下!”吕丘建既非中二。那么此时唯有送上赞美。 “我也觉得是这样!”卡洛斯一世满意的笑了笑,仍然不肯松开吕丘建的手,“那么既然是这样的话,你不妨考虑考虑来马德里生活吧!皇家马德里肯定会欢迎你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