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了,此次报告到此结束,感谢诸位领导支持。” 王逸话语落下,现场响起一阵掌声。 只是一众人一边鼓掌,一边感慨万千。 奋发图强,抗争到底! 这人一屋子人都很是感动。 可王逸那句光刻机太难了,做不到…… 让一屋子人都压力山大。 赵老走上台:“感谢王董给我带来的科技战演讲,王董所说的所有问题,大家都有了清晰的认知,对未来的局势,也有了明确的判断。” “局势不容乐观,甚至非常险峻!” 众人纷纷开口: “一旦科技战开启,星逸科技这样的巨头都能被封死,更何况其他企业?” “星逸科技都扛不住,我们所有国产企业,都无力抗衡。” “科技战才是最可怕的,王董不说,我们还美滋滋地,觉得咱们强大了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场讲座好啊,把我们都敲醒了。” “没错,科技战演讲给我的震撼,不亚于海湾战争给我们的冲击!” 见众人都意识到事态严重,赵老很是满意: “王董,那你觉得科技战,什么时候会开始?” 王逸叹了口气:“不出意外的话,2015年-2016年就会开始。明年我们会国际化,星逸手机全球上市,必然冲击苹果。鲲鹏处理器自研自产全面崛起,必然冲击高通、英伟达。” “对方三大核心巨头,都被我们冲击,我估计最晚2015年,就会对我们动手,就会有人提出星逸科技威胁论,然后米商务部调查。那时候就是科技战的开始。” “调查出结果,2016年就会正式开始爆锤。” “这么快吗?” 众人齐齐色变。 都以为还有五六年的准备时间。 可现在你给我说,就两三年了! 这太快了。 王逸叹了口气:“就是如此迅速,我们唯一希望的,也就是他们会步步加码,我们见招拆招。前期还能抗衡,但后期想要彻底抗住,甚至打赢科技战,还需要光刻机的突破。” 赵老点点头:“都听明白了吧?也看懂了吧?光刻机是老大难,也是这场科技战的核心!” “光刻机突破了,我们就能赢,甚至能反杀欧美半导体巨头。” “若是突破不了,我们早晚掉队,被欧美巨头爆杀!” “为了打赢科技战,我在此承诺,科技部全力以赴,必须突破光刻机!” “各个部门,不管是研究所,还是国防大学,都要抽调尖端力量,进行光刻机攻坚!” “科技部作为主导!” “不遗余力!” “六年内,突破媲美阿斯麦1970i的高端DUV光刻机!” “十二年内,突破EUV光刻机!” “是!” 众人纷纷应道,只感到压力山大,可也明白,这是科技之战。 也是国运之战! 欧美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已经不多了。 EUV光刻机乃是重中之重! 见状,王逸心情大好。 这一次,科技部亲自牵头,那这事稳了! ‘不过,若是大基金改变模式,亲自砸钱,那就更好了啊!’ 王逸心中叹息。 前世,大基金的钱,很多被浪费了。 没有足够的产出。 很多企业,更是典型的骗补,简直脸都不要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削减这些补贴,都砸入光刻机等领域。 那样反而更好。 见王逸若有所思,赵老笑着开口:“王董,对于光刻机的研发,你还有什么建议?但说无妨!” “但说无妨……”王逸有些犹豫,这话该不该说…… 大基金,别的不说,在座很多单位,很多领导,都盯着呢。 王逸一开口,断了大家的补贴,那就得罪人了。 但为了大局观。 为了光刻机突破,王逸还是决定得罪人: “赵老,那我可真说了啊?” “但说无妨!”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没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他几位大牛也都笑着开口。 王逸点点头,郑重道: “光刻机涉及数万个上下游产业,都需要布局,需要研发,研发经费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而军事等其他领域,也需要不断烧钱。” 众人纷纷点头,方方面面都要钱,很难挤出一大笔巨资,研发光刻机。 “为此,我建议这笔钱从半导体大基金里出!”王逸话锋一转: “之前的大基金主要是补贴半导体研发企业和芯片生产企业。不如改变这一模式,减少这两方面的补贴,将更多的资金,投向高端DUV光刻机研发和EUV光刻机研发!” 闻言,众人纷纷色变,表情都变得很是精彩。 这事大了。 大基金,那么多企业盯着。 王逸一句话,大规模削减,投向光刻机…… 那盯着大基金的企业,都集体喝西北风。 不过对于村里,却是大好事。 可以有更充足的资金,研发光刻机了! 赵老忍不住开口:“王董,星逸半导体突破28纳米工艺,你们可是大基金重点补贴对象,最大受益人。一旦改变补贴模式,你们损失最大!” 王逸淡淡一笑:“没事,总得有所取舍。只要光刻机能全力研发,尽早突破,这些损失我们心甘情愿。大不了我们明年全面国际化,去赚外汇,补贴星逸半导体研发。” “哈哈哈!有格局!”赵老伸出大拇指。 其他人也都不好再说什么。 人家星逸科技这个补贴大户都愿意减少补贴,投入光刻机,其他机构损失更小,能说什么? 一切都是为了光刻机突破! 不过最悲剧的,就是那些想要骗补贴的企业。 “好,这事我会提议,再度感谢王董!” 随后,科技战演讲落下帷幕,众人感慨万千。 王逸就此离去。 可很多人却开启了一轮接一轮的高端会议,进行决策。 第二天,赵老更是召集高层,研究大基金改革的事,再度引起轩然大波: “想不到,真想不到,王董竟然愿意主动削减补贴,全部投向光刻机!大局观啊!” “是啊,星逸科技太给力了。若是换了别人,恨不得多要补贴。哪里可能提出减少补贴?” “王董主动提出,我们自然得支持,毕竟光刻机太烧钱了,的确需要多投资。” “不过王董主动提出,是人家大义。咱们也不能让星逸半导体寒心。大基金补贴要改革,但给星逸半导体的补贴,不能太少。” “对,不能欺负老实人,更不能欺负有突出贡献的老实人。” “这样吧,补贴方式不变,但是提高补贴门槛。” “原本的方案,门槛太低,随便有点突破,都能领补贴,这不合适,纯属浪费资金。我建议全面提高门槛,有突出突破和显著成果,才给补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