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一朝缙云漫京华-《逝夜》


    第(1/3)页

    一夜篝火满京华,考生们在漫天星河之下,在浩浩平原之上,成群结队,或是载歌载舞,或是把酒言欢,虽不能说是结下了特别深厚的友谊,但至少也算是熟识了。

    日后这其中肯定会有几百人考入道场,然后三年毕业步入仕途,运气不好的混个御史县令亦或者是裨将参军的职位终老一生,运气好的则或为一国宰相太尉,或为三公阁老,最不济也能捞个封疆大吏当当。

    至于那些考不上道场的,也都没有什么损失,人生的轨迹原本该怎样还是怎样,如果幸运的话能在这场晚会中认识一两个将来前途光明的朋友,以后或许还能多多承惠,弄不巧就咸鱼翻身了。

    考的上考不上有有利无害,何乐而不为?

    世人不是傻瓜,有便宜不占就是傻叉王八蛋。这也是儒生道场每届的招生大会参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之一。

    千百年来,一直都有那么一个情况出现,若是有一天有人告诉你王朝的丞相和太尉不和原因是由源自年轻时候的一次篝火晚会,你千万不要惊讶,因为那十有八九会是事实。

    王朝的官僚门第系统,就是这么形成的。

    …………

    一夜之间,诸人各有心事,虽然在外表上看去全都开开心心,但内心真实的感受,却只有他们本人自己心中清楚。

    夜缙卧在草丛内,嘴里叼着根枯草,在官运通的齁声中回忆着前世的种种,良久方才缓缓合目睡去。

    次日黎明,夜缙被一阵阵嗦嗦的叠帐篷声吵醒,然后拍了拍旁边像死猪一样熟睡的官运通,两人一起回了道场。

    今天就是儒生道场招生大会开幕的日子了,夜缙和官运通都需要回道场内领取自己的考场号参加考试。

    在门口与官运通分别后夜缙回住所收拾了一下东西,然后去昨日的报名处领取了自己的考试号——丙号院第三考场第十八考间纵三横八位次。

    按夜缙打探来的以往每届考试的消息得知,文试的时候由于人数太多,所以道场共布置了四大考院十六考场三百六十个考间,每间设六十个座位供考生考试,多则留空,少则另起炉灶,特开新考间供考生参加考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