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时候战争一发生,钱财粮食都是紧缺的,百姓也会流离失所。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必须得从现在就开始布局,让底层的百姓富起来。 只有让百姓吃饱了,才不会有举兵起义的。 由外敌来入侵他们的时候,才会有百姓站起来保护这个家园。 于是他也没辜负自己小神童的圣名,朝爹爹提出了好几个方案。 也分析了如今的局势,建议赵祯从此刻开始抓起经济。 为将来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稳定的基业。 他之前穿越过很多世界,关于如何抓好经济这一块,了解的也很全面。 如今计划起来,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而赵祯也没想到,年仅10岁的儿子,对整个国家就有这么多的看法。 还朝他提出了这么多意见,光是听着儿子这话里的描述,赵祯心里都是很是激动。 “平安,你提的这些想法都很好,国家贫苦的症结,确实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 “百姓之所以贫困,也是因为官僚富豪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又有繁重的徭役,确实没法搞生产。” “可是如今许多官僚富豪占据着大量的土地,那些地契都在他们的手里,是属于他们私有的,普通百姓想要种地,就只能去租他们的。” “到时候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收成,还要被他们收去一大半,想要普通百姓去依靠种地来维生,那根本不可能。” “而且朝廷也需要百姓们定期去服徭役,否则没法稳定局势。” 大量的资源掌握在少量人的手里,那些地主只需要把土地租给百姓,或者收租的生活,日子过得就能很圆满。 百姓自己地又少,靠种地根本不可能。 而服徭役是百姓必须要进行的,否则朝廷推出的种种政策都没法实现。 看着他爹一边赞同着他的话,一边又皱眉说出这些。 赵璟倒是并不失望,反而又提出了一个想法: “爹爹,扶摇役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就暂且忽略它,我们先从土地这一块说。” “因为百年积累的原因,如今百姓手里的田地很少,但家里人口又众多。” “每年从地主权贵那里租来的地,除去上交给地主的,还要上交给当地官府,统一运到国库,留给他们的粮食已经不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