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五年后。 转眼赵璟就已经十六了。 跟随着赵祯听政也已经五年。 在这五年里,赵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独特的见解想法,也收获了一大批朝臣的认可。 更何况加上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说一不二的性格,更加让朝臣们认识了这个小太子和赵祯的不同。 未来君主有手腕有能力,所以底下的朝臣们慢慢的心也朝着赵璟靠拢了。 五年以来,赵璟当初提出的种种政策,也蒸蒸日上的发展着。 有了朝廷钱庄的成立,土地倒是收回了一部分,虽然还达不到总土地的五分之一,但一切都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着。 朝廷收回来的土地,又重新按照人头下发给百姓。 百姓按照朝廷提供的种子和种植方法来种植,年年都收获满满。 哪怕上交了一部分给朝廷,剩下的粮食也足够一家人吃一年,甚至还有多余的。 这一项政策的成功,也让那些土地多,想存着粮食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提高价钱卖出去的富商无路可走了。 毕竟百姓都有粮食了,谁还来买他们手中的? 哪怕要买,也有朝廷开的粮庄,里面的粮食价格透明,没有提高价钱的情况,所以百姓们更乐意去朝廷开设的粮庄里买。 有这一个情况的出现,那些手里有粮食的商人,也不得不把价格打下来,平同着朝廷卖的价格一起卖。 若是他们不卖,手里的粮食就会堆着发霉,到时候损失更重。 如此一来,有了朝廷的插手,短期内倒是没有商人再靠着这一块赚大钱了。 五年的时间,也足以让赵璟下令开办的工厂收获满满了。 工人们按照他提供的法子,制作着柔软的纸张。 可高价出口给其他国家,或者供大宋境内的富商权贵使用。 住在京城周围的人,可以到工厂去做临工。 而靠近山里的农户,也可以按照当地的政策,去砍伐树木运到京城。 如此一来,人人都有活干,人人都有的赚。 一时之间,京城这一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