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在几位资深编辑和主编看完了杜采歌给他们的《仙剑》前8万字,以及作品大纲后,新芽出版社立刻做出了判断:《仙剑》是无论如何也要拿下的一本书。 而另一方面,杜采歌并不打算亲自撰写《仙剑》的后面几卷,这次谈判只谈卷一,后面的几卷要日后再谈。 经过几天的艰苦谈判,最终达成了这样一个协议:《仙剑:卷一》将与仙剑小说的网络版本同步发布,发布时间暂定为7月15日。 而《仙剑:卷一》的版税提升到了15%。 虽然只比《诛仙》高了1%,但其实《诛仙》已经是给了个友情价了,通常一流的作者才能拿到12%以上。 而杜采歌作为新人就拿到了14%,第二本书肯定要让一点步的,这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首印30万册(25万平装版,5万精装版)。 并且对方还要预付90万元(税前),在7月1日前打入杜采歌的账户。 90万相当于预付首次印刷版税收入的30%。这个预付率是比较高了。 另外还有一个触发条件的奖励:如果《仙剑:卷一》的销售达到了1000万册,将一次性给予杜采歌300万元的奖金。 这么一算,假设《仙剑:卷一》的定价是40元,那么如果销售达到1000万册,杜采歌将拿到6300万元的税前收入。 这么一想……好像抄书比自己当导演拍电影还赚钱? 毕竟大华国的一流导演的纯片酬也不可能拿到6000万。 除非这电影允许他带资入组,或者片酬中有较高的票房分成,而又恰好票房大爆。 否则的话,一线导演的片酬也就是800万-2000万之间,国宝级的那几位才有可能超过2000万的纯片酬。 恩,那自己还是先老老实实抄一两书,攒点家底吧。 毕竟拍电影太烧钱了。 而且就算自己在地球上有过3部成功的电影,也自信是一个能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做好平衡的导演。 但这天下真的没哪个导演敢说“我拍电影稳赚不赔,赔了你尽管砍死我”。 蔚蓝星没有。 地球也没有。 哪怕是老谋子,小钢炮,宁耗,哪怕是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大卫芬奇,克里斯托弗诺兰,也有过赔钱的时候。 杜采歌当然觉得自己是个好导演,一个非常优秀的导演,虽然年轻,但是基本功很扎实。 但是让他和以上这些导演比,他再自信,也觉得与这几位还是有差距的。 毕竟他不是满级导演,也没有系统,对吧。 不过他这么年轻,还有许多提升空间呢。 他觉得自己未来有追上、乃至超越这些大师的可能性。 …… 6月6日,咸鱼节,又叫龙套节。 毕竟咸鱼和龙套是最喜欢喊“666”的两种生物。 刚刚做完第三次咨询,又再次找回了一些记忆的杜采歌情绪良好。 而在这一天,杜采歌和新芽出版社签了合同,确定了《仙剑:卷一》的实体出版。 然后新芽出版社的代表口头答应他,会在7月10日之前,将他《诛仙》首印的版税收入全数转给他。 也就是说,7月份的时候,即使不算电子稿酬,杜采歌也将拿到515万的税后收入。 算上电子稿酬,估计会达到千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