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古人的智慧-《这个郡马爷是奇葩》
第(2/3)页
再加上现在陵阳县所有的老百姓,劳动的热情都空前高涨,如此一来,改造梯田也就没有半点难度了。
眼下陵阳县的修缮工作,差不多也快完工了。
许多的劳动力,现在也没什么活可以做了。
而陵阳县的耕地又少,一万多亩地,压根就用不上几万人去耕作。
“我觉得把,如果能尽快的将所有的梯田改造出来,今年说不定还能收获一轮稻谷。”陆居元说道。
“啊?这都下半年了啊,早就过了插秧的季节了啊。”刘文达说道。
“不,按照咱们陵州的气候,一年是可以耕作两轮的。现在插秧,再过几个月,还是能收成的。”陆居元说道。
“侯爷,真的可以?”刘文达不可置信的问道。
“哪怕今年不一定能成,我们也要勇于尝试。如果一亩地能在一年之内收成两次的话,那么一亩地,就能成功养活一个人了。”陆居元说道。
“侯爷说得对,咱们确实要勇于尝试!”刘文达说道。
“还有一件事情,这一万多亩耕地,先按照户口数,平均分配下去。与陵阳县的老百姓签订契约,官府只收取一成的赋税。”陆居元说道。
“就只要一成的赋税?”刘文达又是不可置信。
“对啊,按照土地改制的国策,就是一成赋税。其余的收成,全部都归老百姓所有。”陆居元说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这两件事情,下官马上就去办!”刘文达说道。
刘文达正要干活,陆居元又叫住了刘文达。
“刘文达,本侯问你一件事情,如果吴烨要提拔你去陵州当官,你去不去?”陆居元问道。
陆居元如果不问的话,刘文达绝对不会去想这个问题。
他觉得自己一个泥腿子,这辈子的高度,也就当个县令了。
能够在侯爷的带领之下,将陵阳县管理的井井有条,看陵阳县的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刘文达也就心满意足了。
只是升官发财,刘文达还真没想过这个。
“侯爷,下官这能力你也知道,下官也没读过几年书,治理一个县城,估计就是下官最大的本事了。”刘文达说道。
“这也未必,你能治理好一个县城,就能治理好一个州城。将来你能治理好一个州城了,就能治理一整个州。现在陵阳县的百姓生活虽然变好了,不过陵州五百万人,绝大部分人都还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难道你不想为更多的老百姓做点事情,让更多的人吃一口饱饭吗?”陆居元问道。
“侯爷,这个……下官还真没想过。您不是说过吗,有多大的胃口,就吃多少饭,有多大的能力,就办多大的事情吗?”刘文达说道。
陆居元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你自己好好想想本侯说的话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