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可行不可行-《这个郡马爷是奇葩》


    第(2/3)页

    “原本陵阳县只有一万多亩耕地,怎么扩充了一倍有余的?”皇帝问道。

    “陵阳侯开发出来了梯田,在有水源的山上,逐级而下,田地如同阶梯一般,结构甚是巧妙。”项镜之说道。

    “哦?梯田?可有图纸?”皇帝问道。

    “有的,皇上请过目。”

    海里看过图纸之后,激动的站了起来。

    “妙哉妙哉!陵州一地,山多而地少,却也不缺水源。如果能多开坑几座山的话,耕地兴许可以让陵州五百万百姓自给自足。”皇帝惊讶道。

    “陵州刺史已经上书了,预计今年之内,会开发出一千万亩地。还有,陵阳侯提出了一年两耕的想法,如果可行的话,明年陵州的粮食产量,可提升最少八成。”项镜之说道。

    “如此一来,陵州不仅仅不需要朝廷调拨粮食给当地的老百姓,他们还能余出巨量的粮食出来!那么西楚云州等地的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了!”皇帝兴奋的说道。

    陵州山地这么多,每年都是需要调拨最少两千万石粮食,才能让陵州老百姓勉强活下去。

    这陆居元当真是治世鬼才啊!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陵阳县的十万老百姓,已经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了。陵州山多,其实水果产量也很足。等到丰收的时节,陵州的光景肯定会更好。”项镜之说道。

    “好,好好好!一个接一个问题的解决,大炎王朝,盛世可期,可期啊!”皇帝越发的兴奋了。

    先帝一直想当一名中兴之君。

    可最后还是没能完成遗愿。

    如果按照这个势态发展下去,他励治皇帝,真的就要名如其实了。

    励精图治!

    别说是中兴了,就是开创一个盛世,也并非是难题啊!

    从根本上解决大炎王朝的问题,现在已经取得显著的效果了。

    所以这土地改制的国策还是要继续推行,削藩也要加快脚步了。

    当然,现在人才有点凋零,国家大事,还是靠着这几个人在主持。

    项镜之也确实是老了,而姚子清又太过于年轻气盛了。

    如果都能像陆居元这般,年纪轻轻又老成稳重就好了。

    “陵阳县还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吗?”皇帝又问道。

    “还真有,陵阳书院已经开办起来了,开了许多的科目,小学、算术、天文、地理等科目。陵阳书院施行的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宗旨,臣觉得是极好的。如此一来,能为大炎王朝培养各方面的人才。”项镜之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