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揠苗助长-《超级U盘》
第(2/3)页
这块“主板”倒是蜜蜂的独创,和PC主板不同,手机的所以元器件都是焊接在主板上面的,想要更换拆卸非常麻烦,蜜蜂5D的主板等于是开了历史的倒车,把手机主板按照功能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碎块变成可选可换的功能模块,而5D的主板上却只剩下连接用的电路和螺孔。
国内手机巨头ZTE去年也曾发布过一款概念类似的模块化手机Eco-Mobi,把手机内部元件分别装进电池单元、核心单元、摄像头单元和屏幕单元,小单元可以通过滑轨很方便地装上取下,非常有科技感和设计感。前者也因此与其他48件各行业的设计一起获得了去年9月颁布的德国红点设计至尊奖,
不过那部手机定位是参展用的概念机,把CPU内存闪存封装在塑料块里面使用滑轨式安装虽然酷炫,但暂时却不具有实用价值,ZTE也没有推出这部手机的打算。反倒是蜜蜂使用胶水和螺钉安装固定的DIY系列更加具有量产推广的价值,就是看起来有些lo,好在这些都被后盖牢牢挡住,倒也不算什么。
至于操作变得复杂的问题,其实也不严重,它只是在普通手机的基础上切碎再重组,用户只需要选择规格高低以及是否安装,只要动手能力不太糟糕,借助配套工具完全可以弄好。
当然这样一来也限制了DIY的自由度,不能随便决定各个模块的安装位置,好在他们也没有限制死,诸如摄像头、耳机孔、侧边键、数据接口、mSD卡槽等等和个人习惯息息相关的模块都有四个连接点,可以按照习惯择一使用,当然也可以打造全都用上或全都不用的奇葩个性化机型,只是这样一来多了功能少了功能都会有些麻烦。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5D的配件里面最多的并不是各种高低型号的手机配件,反而是各种不同开孔组合的中框和后背盖有自己的模具厂和精密加工中心,就是这么任性。
再加上金属塑料玻璃钢玻璃等多种可选材料及多种底色,外壳配件的品种数量当然嗷嗷的多,这还是没有计算背盖花纹图案的结果。要是把它们算上,背盖配件数量还得翻上好几番。
从这个意义上说,蜜蜂DIY系列并不是真正的模块化手机,更像是允许用户深度定制外壳界面的手机。以往的手机定制只是更换背盖的图案和材料,到了5D这里还可以进一步自主选择耳机孔、mUSB口以及音量快门电源等按键的位置和材质,定制程度无疑是更加深入了。而巧合的是,最开始谷歌PA计划也是作为MOTOmaker手机定制业务升级版出现的。
至于推出更多独立封装可以替换升级的功能模块,或者像谷歌一样硬件开源让其他人参与进来,马竞表示暂时还没有这个计划,目前这高低两套配件应该就够用了。
手机DIY文化需要培养,从讲面子的外壳定制开始显然是个好主意。
配件越多越麻烦,要是手机DIY最后变得像PCDIY一样变成奸商乐园,弄一堆类似“4Gdd超大容量显存GT610狂牛版显卡”一样的坑货那就扯淡了。所以蜜蜂暂时还没有硬件全部开源的计划,只是准备对外开放包括耳机孔sim卡槽以及中框后盖的接口规范,内部模块暂时不打算开放。
而且就算现在开放也不会有多少厂家有兴趣生产DIY系列,反倒很可以被人改头换面一番整成了“蜜蜂兼容机”来给5+和5mini抢生意那就搞笑了。
随着蜜蜂系统的影响力日渐增加,彻彻底底坐稳第三大手机系统宝座,逐渐有手机厂商开始尝试接触蜜蜂,尝试获取授权或者ODM贴牌合作的可能,不过都被拒绝了,保不准会有人想到借助DIY项目曲线救国。
现在安卓阵营的配置战、价格战越打越激烈,一艘艘旗舰手机接连不断开发布会下水上市,结果几个月过去就纷纷过时淘汰停产,要是销量达不到爆款很可能连研发成本都收不回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