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机器人也有主场优势-《超级U盘》


    第(3/3)页

    几年来,先后有五千多台NAO走进校园,因此产生的大量论文以及代码资源,也让NAO身上多了一层事实标准的光环,研究民用机器人很难绕开它。就像是微软先后派出Vista、in7、in8三代系统,依然没能完全取代十四年老将XP一样。

    不是用户舍不得XP,而是舍不得只适用于这个平台的软件代码、硬件设备甚至操作习惯。国外一些机构甚至还在用着几十年前的老电脑和老软件,就是这种软硬件互相需求现象导致的结果,当然歪果议会经常卡资金表示够用就好也是重要原因。

    NAO气候已成,蜜蜂小Yi自然失去了涉足科研平台的机会,上不去就只好下来走平民路线。

    一支球队有时需要20以上的队员,为了将来不被人调侃“小Yi穷三代,建队毁一生”,设计师们只能挥舞着缩水刀疯狂砍功能砍成本。

    还好的是,得益于智能手机产业疯狂的硬件军备竞赛,处理器内存闪存传感器等主要元器件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性价比比几年前NAO定型时提高了好几个层次。

    而法国人此时却受到了“丰厚遗产”的拖累,为了不至于让用户以前积累的代码资源以及自制改装报销作废,新一代NAO的软硬件设计自然没办法进行颠覆创新,只能在原有框架下进行对应升级。像是CPU芯片就必须坚守x86阵营,以保证代码还能继续使用。他们开始用的就是AMD的Geocode,现在不过是换上了更便宜的IntelAt罢了。

    虽然同等价格At的主频比arm阵营芯片要高,“性价比”优秀,但那其实是Intel大肆补贴的结果。毕竟结构复杂的x86芯片制造成本天然比arm要高,去年Intel移动处理器业务只收入一百多万美元,投行高盛推测他们可能亏了接近40亿美元。

    为了向股民交待,大肆补贴必然要停止,到时候At要么涨价保证利润,要么干脆被取消产品线。

    然后NAO很可能要换“脑子”了,要么加价使用更强大的酷睿,或者使用At当年在上网本市场的老对手威盛nano。不过后者事实上已经弃疗,虽然还在销售但工艺制程已经停滞在65纳米好几年了,接近7瓦的tdp也没有多少优势。

    同样的,在传感器架构、机械结构等方面,NAO一代的丰厚遗产都成了捆住设计师手脚的重重束缚,没办法尽情发挥才华与技术,更不能自由使用更好更便宜的元器件。

    与之相反,完全新生的小Yi没有这个困扰,自然可以大肆使用市面上的低成本手机元件,甚至就连蜜蜂自家的处理器和电机也被挤到了一边,只能作为高性能选配件等待少数土豪的垂青。再加上优化关节系统,他们成功把物料成本压到了两千元,算上其他成本卖三千完全有的赚。

    不过代价也不是没有,简化关节减少了自由度,导致动作生硬不少,只好用电池助力来进行弥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Yi机器人并不是完全自主行动,它们的各种动作时都需要球场电磁系统配合,后者又需要高性能主控计算机的配合,这显然违背了”机器人应该自主比赛,没有人或者计算机指挥”的规定,导致小Yi没办法登上RoboCup的赛场。

    当然,具体到小Yi与NAO的对抗,马竞展颜一笑:“我们自己做过测试,小Yi在标准球场上劣势明显,毕竟体型和续航都偏小嘛。不过换到我们的专用球场上,却是小Yi大占上风了。这也算是另类的主场优势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