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风光不风光-《超级U盘》


    第(2/3)页

    正如汤佳怡说的那样,当初提出“大树计划”时,他的确没想过这方面的内容,纯粹是钱多了不知道怎么花,然后一拍脑袋去种树吧,刷在墙上的“少生孩子多种树”总没错吧?

    随着蜜蜂系统阵营渐入佳境,“你买产品我种树”承诺带来的“树债”也越来越多。为了避免把自己坑进去,“大树计划”相关内容在官网的展现位置越来越靠后,只在特定产品的购买页和管理页能够看到,一点儿也不起眼。不过植树行动却也没有停止,蜜蜂名下的人工林面积也在不断增加,没法和坐拥几县之地的国有林场相比,在it企业当中却是绝对的独树一帜。

    然后绿色和平这家声威赫赫的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就一头栽进来,被马竞按在地上好一通摩擦。

    为了倡导节能减排,他们盯上了it行业,在每年初发布“clig”报告,根据各企业对新能源应用与宣传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级,综合选出it领域的“最清洁数据中心”。

    由于积极落实承诺、大力自建光伏电站、上马环保造纸林,苹果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第一,同样评为a级的还有google和fac,以及热衷购买清洁能源的数据中心运营商sitch。

    而其他大小巨头就有些“不给力”了,云计算巨头亚马逊、ibm和甲骨文因为不用风光发电被评为c、c和d,亚洲这边只有两个d,剩下全部都是最低的f,其中就有政策不透明、使用火电与核电的蜜蜂网络。

    绿色和平组织的前身是1969年成立的,反对阿拉斯加核试验的“不要制造海啸委员会”,后来才逐渐扩展到环保领域,逐渐成为反核电、反转基因的宣传先锋。蜜蜂数据中心从国家电网获取的能源中有七分之一来自宁德核电站,“清洁评分”自然高不起来。

    对于垫底的评价,马竞自然是不服的。他的解决办法就是整理旗下人工林产权,全部注入绿野林业,然后大量申请林业碳汇项目,再把经过认证的碳减指标通过自愿减排机制(ccer)交易市场卖给蜜蜂网络,直接把后者碳排放数值砸到0。

    绿野和蜂网同属蜜蜂集团,这桩交易完全是左手倒右手,虽然不太情愿,却也不得不发声明表示赞赏蜜蜂网络的努力,将其评级提到和阿里一样的d级。连带着也让绿野林业发现商机,成了ccer市场的明星卖家,剩余的碳指标可以通过这里卖出去,算是找到创收新方法。

    “我才不会感谢他们呢,”马竞哼道,“嘿嘿,观海同志还有三个月就到点了,《巴黎协定》这份‘气候遗产’很可能地位不保,到时候这些美国公司还会不会积极投资清洁能源,可就是两说了。老特也是个明白人啊,要是让碳排放捆住手脚,还怎么愉快地玩美国制造?还怎么保就业促选票?”

    “他还说要在美墨边境修长城呢,”汤佳怡却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记得‘巴黎协定’好像有四年等待期吧?下个月4号就会正式失效,就算他下月8号真的当选,想要退出也得等到连任获胜。”

    “谁又说的准呢?”马竞咧咧嘴,“共和党以及后面的工业资本一直在抵制这个,说不定惹急了就强行退出了,老子天下第一你们不服来咬我啊!”

    “巴黎协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新组成部分,后者在92年获得被共和党老布什总统签署通过,01年小布什上台后却退出了民主党克林顿在98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后者以条约形式约定,全球主要工业国家有责任不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减缓甚至消除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巴黎协定’则是更进一步的补充,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就减排份额达成妥协。

    为了达成减排目标,碳市场应运而生。各国允许企业将使用各种方式降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排放配额”的形式在碳市场交易售卖,让有环保潜力的企业先环保,从而带动全球排放减少。

    风电和光伏发电之所以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很大程度上就是沾了“减排”大势的光,发电能卖钱,国家为了整体减排给补贴、其他企业为了减排达标买配额,看起来很是美好。

    目前的配额交易还不太活跃,各国都不敢也不愿一刀切勒令降低排放,而是按年缩紧指标。大部分企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技术改造、自发电等办法都能轻松过关,跑到市场上采购配额的其实并没有多少。不过这却不影响资本看涨碳市场,然后在获利预期的刺激下纷纷涌入新能源领域。

    水电与核电虽然也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发电成本也比前两者更低,水电甚至比火电还低,但前者有环境成本后者有安全风险,然后这两种电力就被市场歧视了,碳配额交易优先选择风光企业。

    至于绿野林业所从事的林业碳汇,则是农业口的减排项目,经过权威机构的科学测算后确定林地每年二氧化碳额外吸收量,形成“林业碳汇所有权”在交易市场上售卖。和风光项目相比,树木需要数年时间生长,盘子大、时间长、回报慢,导致社会资本的兴趣并不是很大。国内的ccer市场上一共有两千多个“指标卖家”,其中风电近五百、光伏近三百,林碳却不过百,还有一半是最近半年才加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