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让心学再疯狂一次-《我,朝堂之上,怒斥昏君》


    第(1/3)页

    全场竟无人开口。

    以德报怨还有下句吗?

    从他们习儒开始,这句话就是如此。

    郑州的提问,在他们眼中反而像东施效颦般的故作姿态。

    却无人敢将这种情绪表露出来。

    一记杀威棒落下以后,众人皆知郑州的厉害,没人愿意受那皮肉之苦。

    “竟无人知道?就这还自诩大宋儒道中兴之希望?”郑州冷嘲热讽,手中戒尺不断变换着位置。

    门外偷听的三人,亦面露不解。

    “文公,以德报怨之后还有圣言吗?”赵欣问。

    王文公摇头坚定不移的说:“自儒道昌盛伊始,就只有以德报怨,其后数代,皆研习此道。”

    郑临沅透过缝隙看着郑州,眼神说不出的深邃。

    王文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以德报怨之后的确还有圣言,但在儒道中兴时,为表现大儒情操,这句话就被缩减成现在这样。

    而随着后世习儒者的揣摩和研究。

    这句话就更加不会再重现往日版本。

    至如今,整个大宋儒道,也只有他和寥寥几个人,才知道最初版本。

    这其中肯定不包括郑州。

    “如果州儿能将此话补全,功德可盖百年儒道。”

    可是这何其之难。

    岂是说做便能做到的?

    学堂内,之前的刺头挺身而出,以不畏戒尺的气魄说道:“从我们习儒开始,此话便贯穿始终,要不郑老师给我们说说这句圣言的全部内容?”

    郑州不气不恼,直视着他的眸子问道:“那我问你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状元郎愣住,学堂所有人皆如此。

    他们从未考虑过这问题。

    只当这句话是大儒对自己品性的一种要求。

    “你打我一拳,我难道要说谢谢吗?”

    “凭什么,功德之举与低劣之举要享受相同待遇?”

    “你们各位中,又有谁能做到以德报怨?”

    “所以,此话是错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