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大宋儒生郑临沅-《我,朝堂之上,怒斥昏君》


    第(1/3)页

    王文公满怀斗志,耶律怵机却是满面淡然,好似今日的论道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般。

    二者的状态天差地别,仅从这细微的不同便能看出差距。

    王文公充满没有信心的紧张,反观耶律怵机大有胜券在握的感觉。

    “王大人,请吧,我在北氓域时,您就是我儒道路上的启蒙人。”耶律怵机伸出右手,举止彬彬有礼。

    王文公冷哼一声,在赵欣期许的目光中,慢慢走进用以论道的临时学堂。

    二人进入以后。

    赵欣问向身边的郑临沅:“郑叔觉得,文公能坚持多久?”

    郑临沅道:“若快不过数息,若慢可论一天。”

    “希望文公坚持的时间能更长些。”赵欣如是说道。

    他已经将身段放的很低。

    王文公能让耶律怵机浪费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就算成功。

    自从知道耶律怵机背后的人是王之栋以后,赵欣就再没抱过王文公会得胜的想法。

    他明白,今日若想胜,还是得靠最后二人。

    “对了,与耶律怵机论道的三个人,都在昨夜自杀了。”王文公进去不久以后,郑临沅忽然说道。

    赵欣闻言,满面错愕,那些人可都是大宋儒道的新兴希望。

    是能够名垂青史的人物。

    可就是这样的三个人,竟然因为与耶律怵机的一次论道就选择自杀?

    这合理吗?

    见赵欣不解,郑临沅解释道:“陛下并非当事人,不能理解这种感觉。”

    “当坚持的信念被人轻而易举击溃以后,自杀是最好的解脱,其实在大宋历史,就有不少大儒死于论道。”

    换而言之。

    这是很正常的行为。

    “既然如此,文公他...”赵欣有点忐忑。

    郑临沅道:“王文公绝不会自杀,他有坚持之信念,而且还很自信,这样的人,不会因为些许挫折就自杀。”

    “正相反,一次溃败可能会让他的儒道造诣再升一层,对大宋有利无害。”

    赵欣放下心,徐徐点头,目光忧虑地看着面前学府。

    这座大宋最高学府。

    竟然成了杀人之地。

    大宋与耶律怵机的仇怨,已悄然超越传国玉玺。

    这牵扯着大宋脸面!

    时间飞逝,转眼便是半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