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冥王长住人间-《妖下之恋》


    第(3/3)页

    有苏灵:“……”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甩手掌柜……

    “不过巧的是明天就是中元节,要不我们明天去看看?”她可从来没见过人间的中元节,以往在暮城的时候,人都觉得这是个避讳,基本都没有人在意这个中元节,好不容易到了荒古,这东西还被保留住了,怎么的也得见识一下吧……

    夜冥晨眉头微皱,“这有什么好看的?你又不是没见过鬼,你若是要见的话就去我那儿,天天看都没问题。”

    有苏灵:“……”这个不一样的好吧……

    而就是中元节前几天,市面上就有卖冥器的,卖时鲜瓜果的,卖油饼馅饼乳饼丰糕的,色彩斑斓,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有在水面上放灯的习俗,意为招水中孤鬼来享祭。儿童们玩着纸扎的荷花灯,大的有七八尺,引人注目。到城外去祭墓的,络绎不绝。

    也就是等到了第二天,昨晚捉了一宿的鬼,夜冥晨有些撑不住了,然而有苏灵却是异常兴奋,拉着蒲兴闻就上了街。

    在这一天,有人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

    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

    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

    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

    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

    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蒲兴闻在外面转了一圈也除了一些以前没有见过的,也就没见过什么稀罕,又看着天马上就要黑下来了,便拉着有苏灵就要往家里走,他可知道这个中元节,百鬼夜行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然而有苏灵却是反将他拉了回去。

    “跑什么?这晚上就算是百鬼夜行也不有我吗?吓跑什么?我可告诉你,你要是回去了,指不定遇到的鬼更多,在这儿还有我,回家就只有鬼咯~”

    蒲兴闻:“……”说的他以后晚上都不敢关灯睡觉了……

    到了晚上,街上所见到的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

    还有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夜晚的店铺都关了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所有人在前一天都上冥店买来金银纸衣,溪银,元宝等冥具,盛于纸袋中,加封,俗称“包袱”,择日于午后配上牲醴、果品拜祭祖先,拜毕焚化冥具,俗称“烧衣”。入夜以后,又以各种冥具及水饭、酒菜、香纸等祭于门前,施以无主之鬼魂。祭毕燃冥具,将祭品留在门外不收回,俗称“烧幽”

    蒲兴闻见着所有人家面前都将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他们这是为了做什么?难不成还是像旧时代的那种封建你信?”

    有苏灵听罢甩手就拍在了他的脑袋上,“这只是他们的一种传统而已,就像你一个家族里的传统,对于传统这种东西你不能用你的视角去看待,人家也只是尊重时代留下来的产物,并不代表什么,要说真的意义那就是尊重他们的老祖先。”

    “这种祭酒肉的方式是为了慰籍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也是为了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如果是比较隆重的人,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用来消除消弭亡魂的戾气。”

    听完有苏灵的介绍蒲兴闻又想到了夜冥晨,“不是有个专门管鬼的吗?为什么居然还会让鬼跑上来?”

    有苏灵捂额:“这估计是当年冥界为了自保就跟神族许下的诺言,大概的就是冥界帮忙管理好人界,说是管理其实就是让神族因此成为正真的可以掌控人界的主。”

    “你这么说的意思,其实是人类其实谁都不能管?那为什么在我们的世界里人总是祈祷天上的神能够救他们,保佑他们?”

    “可能是因为先前太长的时间里造成了一个影响就是神就是人类的主宰,只是因为可能某个时候神用能力帮助了人,而这个事情恰巧被另一群人看见了,所以这一来二去神就被推上了高位,以至于现在人在什么时候只要是遇上了特别不顺的事儿都会找神的庇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