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郑指挥,您看!” 就在郑和看着岸边,心中暗下决定的时候。 船队右都指挥刘忠,似乎发现了什么,指向岸边提醒郑和。 回过神来,郑和往其手指的方向看去。 白幡一片,纸钱飘飞。 “这……” 如此一幕,让郑和微愣。 与身边的刘忠对望一眼,二人齐齐回头看向船队最后方。 那里是一艘孤零零的船,巨大的船帆之间,也有一根根引魂幡飘飞。 看着这个让他心揪了一路的船只,郑和喃喃道:“是接他们的。”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当第一艘船靠岸,阵阵鞭炮声伴随着看热闹的百姓欢呼响起。 深吸了一口气,看一下迎接的队伍,郑和第一个下了船。 “哈哈哈,郑兄弟好久不见了。” 郑和一只脚刚接触地面,一声爽朗的大笑就响起。 抬头看去,郑和就见太子殿下,汉王、赵王、越王四人正笑着看着他。 而刚才那声爽朗的大笑,正是快步走过来汉王。 “汉王殿下!” 向着走过来,手张开要与他拥抱的朱高煦拱了拱手。 郑和说了一句失陪,绕过对方,走向了正笑呵呵看着他的朱胖胖。 笑容僵在了脸上,朱高煦眼中闪过一丝恼怒,收回了张开的手。 站在朱胖胖身边的朱高煜,见此一幕忍,不住笑了一声。 跟郑和相处这么久,他是十分了解对方的。 在这种正规场合,郑和可是十分守规矩的,同样也懂得分寸。 哪怕他与朱高煦再熟,也不会晾着太子爷在旁边不管,跟朱高煦在一旁闲聊。 “臣宝船指挥使郑和拜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万福金安。” 果然。 绕过朱高煦的郑和,来到朱胖胖面前,恭恭敬敬地行跪拜礼。 “好好好…快起来,辛苦郑太监了。” 太监可不是什么侮辱的称呼,在明朝,太监是正儿八经的官职,只有内十二监的管事太监,才有资格这样称呼。 一般的宦官你要这样叫他,他不但不高兴,反而还会恼你。 规矩森严的皇宫大内,叫他太监可不是拍他马屁,而是在害他。 “愚弟不懂事,一路上有了郑太监照顾了。” 等郑和起身后,朱胖胖拉着其的手,连连感谢。 这就是朱胖胖的聪明之处。 老爷子没让他监国,国事他是半点不问,开口只是以兄长的身份,感谢郑和在一路上对朱高煜的照顾。 “哈哈,大哥说的没错。”朱高煜也是笑着附和,向着郑和拱手道:“这一路来,郑先生可是教了我很多东西,让愚弟受益匪浅呀!” “殿下谬赞了,臣只是做了本分之事。” 郑和连忙躲开,谦虚的连连摇头。 “好了大哥,咱们不是还有重要事情吗,叙旧等回去再说吧。” 走回来的朱高煦,见三人聊的挺欢,心里有些泛酸的出言打断。 “哦,对对对,你看我这个记性。” 朱胖胖恍然额头,神情严肃的高声道:“皇上口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