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你在十六七岁就能领悟这层道理,创建慈善基金会来帮助大家,着实胜我太多,我也为你感到由衷的高兴。”邵义夫目不转睛的看着方辰,眼中闪烁着炙热的光芒。 他看过一些关于方辰慈善基金会的资料,知道方辰的慈善基金会并不是那种作秀的基金会,是真心实意的,每年都是会拿出上千万的真金白银来资助学生,尤其是去年更是宣布将资助学生的善款增加到上亿元,这笔钱别说在内地了,就是在香江,在美国也不是一笔小数字。 即便是号称世界上最热爱慈善,每年慈善捐款最多的香江,也鲜有富豪这样捐赠,这也是他为什么这么喜欢方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也有刺痛他的地方。 那就是方辰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明白了他六七十岁才明白道理,这着实让他有种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的感觉。 “六叔,您为华夏儿女所做的一切,全体华夏儿女都会铭记在心,刻骨不忘的,您的铜像将在内陆各地建立,您将活在全体华夏儿女的心中。”方辰言真意切,无比诚恳的说道。 邵义夫的吝啬,他自然知道,就因为区区八千美元,痛失李小龙这么一位国际巨星,甚至自己的大对手,嘉禾公司的创始人,邹文怀也是邵义夫的手下,跟随了邵义夫十来年,就是因为邵义夫不肯给他邵氏公司的股份,这才另起炉灶,可以说邵义夫放走了一个干将不说,还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强敌。 甚至扭转思想,在内地大做特做慈善的时候,邵义夫对于自己tvb的员工还是一如既往的吝啬,有不少知名的tvb演员,在中老年时穷困潦倒跟邵义夫这种做法有莫大的关系。 不过,方辰依旧认为邵义夫对于华夏民族极为有益的人,这一点从邵义夫去世后,后世各地学校为邵义夫竖立铜像这一点,就可以很好的证明了。 听了方辰的话,邵义夫似乎愣住了,并且不知道怎么了,眼眶骤然泛起了红。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邵义夫这才缓过神来,但依旧情绪难平的对着方辰说道:“什么立铜像不立铜像,这个我就不想了,我就是想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为学生们孩子们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毕竟我兜里的钱就算是再多,就我这八十好几的岁数,又能花多少?” “另外,就是不想让我自己落得跟我三哥一个下场,死的时候,还有人拍手叫好。” 也不知道是想到他三哥邵山客死时的情形,还是不想自己也落得那个下场,邵义夫的声调渐渐有些沉重的意味。 见状,方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得沉默了起来。 过了数十息,邵义夫对着郭鹤念和方辰说道:“这突然想起了我三哥,有些失态了,鹤念和方辰你二位见谅,我年龄大了,就先回去休息去了。” 方辰和郭鹤念自然连连点头,甚至方辰还要扶邵义夫回去,但是却被拒绝了,让方辰在这里好好迎客,语气姿态显然跟方辰的关系已经比较亲密了。 看着邵义夫被郭孔城搀扶下去的背景,郭鹤念不由长叹一口气,开口说道:“毕竟是将近九十岁的老人了,再加上今天有些伤了神,义夫兄的身体明显不如往日了。” 方辰默默点点头,然后又宽慰道:“别说将近九十还能有六叔这样的身子骨,我能活到这个岁数就满足了。” 可谁知道,郭鹤念竟然摇了摇头,目不转睛的看着方辰,语气坚定的说道:“你我都是华人,华人的崛起,重回汉唐盛世,站立在世界之巅那一天,我和义夫兄大概是看不到了,但你一定要看到,然后到时候再给我和义夫兄烧点纸来告诉我们。” 看着郭鹤念激动的神情,以及眼眶中如波光般的光芒,方辰环视四周,目光在深水湾一一扫过,然后扭头笑着对郭鹤念说道:“我觉得您可以看到,因为这一天并不远,到时候您仍旧可以骄傲的给儿孙们说,华人的崛起,华夏的崛起有您的一份,有南洋华人的一份,有大马华人的一份。” 在海外诸多华人中,南洋华人是极为特殊的一群,而马来华人更是其中最特殊的一群,也是最自强,最亲近和认同华夏大陆的。 光绪年就有马来商人为朝廷捐款80万两白银买军舰,却被朝廷挪去修了颐和园。《辛丑条约》签订后,马来亚槟城的寺庙方丈还募款数万银元捐给朝廷以资“庚子赔款”,获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御赐的匾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