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富可敌国-《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3/3)页

    这也是所谓的题中应有之意,所以仁宗也不认为文富二相在针对他,很痛快地答应了。

    诏书很快下达。

    欧阳修摩拳擦掌,在新的书房中一挥而就,写就一篇《论水灾疏》。

    欧阳辩就在旁边看欧阳修书写。

    “臣伏睹近降诏书,以雨水为灾,许中外臣僚上封言事,有以见陛下畏天爱人、恐惧修省之意也。窃以雨水为患……”

    欧阳修下笔历来汪洋恣肆,这道《论水灾疏》认为:“水灾至大,天谴至深,亦非一事之所致;灾谴如此,而祸患所应于后者,又非一言而可测”。

    当欧阳辩看到“灾谴如此,而祸患所应于后者,又非一言而可测”这一句的时候,便知道欧阳修又要放炮了。

    果然下面欧阳修便认为。

    ‘仁宗皇帝年近五十,在位三十年,尚未立储。

    这在封建宗法时代是最令天下人心不安的一件大事。

    仁宗原有三位皇子,但都相继夭亡。

    欧阳修建议在宗室之中选择一人作为皇子,以安定人心。

    然后,假以时日,一边考察他的为人,一边等待新的皇子的诞生。’

    又认为‘应大力进用贤才。在《论水灾疏》中,欧阳修特别推荐了知开封府的包拯、知襄州张瑰、崇文院检讨吕公著、群牧判官王安石,他认为这四人都是难得佳士,希望朝廷能够予以重用。’

    欧阳辩点点头,这没什么问题,督促仁宗赶紧立皇子,是如今大臣们的共同想法,欧阳修估计是和富弼文彦博等一起合计过的,问题不大,推荐贤才更是欧阳修干惯了的事情,问题不大。

    只是欧阳修还不罢休,再写了一篇《再论水灾状》,欧阳辩一看,顿时有些心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