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瞻墡并不是想替张信说好话,只不过是想利用这次的机会,拉拢一些将领。 要知道,跟随朱棣出征的,基本上都是勋贵集团的人。他们的军事实力很强,掌握的人脉也很强。 当然,这个勋贵集团,并不是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勋贵集团,因为那帮人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 现在的勋贵,大多都是跟随朱棣靖难的将领。 很显然,这次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朱瞻墡在这帮人的心中,威望也越来越高。 ……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明军方阵紧紧围靠在一起,非常有节奏的往前行走。 大地,也都跟着颤抖。 应昌。 这里,曾经叫做鲁王城。 乃是元人在听取了汉人的意见之后,在草原修建的城郭。 草原儿郎,他们因为草原的习性,不得已,几乎一直都是居无定所,不像中原,你的家在哪里就在哪里,不能改动。 因此,他们很少修建像汉人一样的城池,房屋。 但藩王就不一定了,尤其是元朝时,蒙古人掌握了天下,他们有能力修建城池。 应昌依山面湖,地势雄固,山环水抱,幽静且神秘。 此时,应昌城。 天空阴云密布,草原上还隐隐有着寒霜覆盖。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无数匹战马,快速地疾驰着,奔腾而过。 这万匹战马中,为首的是一匹白色的头马,隐隐间,有着王者霸气。 在其上,坐着一位勇猛无比的霸气皇帝,朱棣。 其后,是他的孙儿朱瞻墡。 看着这一望无际的草原,稍微有些冰冻的达里湖,还有那已经断裂的城墙,朱棣感叹道。 “想当年,李文忠大将军率兵北上,攻破应昌,缴获了他们的宝册,我大明,也算是彻底颠覆了元朝政权。” “如今,再次来到这应昌城,我们定会像前人那般,百战百胜!” “是啊。” 朱瞻墡也感慨道,“曾有诗云,东城无树起西风,百折河流绕塞通,河上驱车应昌府,月明偏照鲁王城。” “这应昌,作为大元的几大城池之一,的确是十分重要,现如今,却也成了无人问津之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