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着,朱瞻墡从旁边拿出来了一包盐,一包用纸裹着的盐。 夏原吉打开来看了一眼,他惊呆了。 这盐自己从未见过,颗粒细小,晶莹剔透,并且十分细腻。 这比官家吃的盐还要好,更别提跟百姓们所食用的盐比。 “这……太孙,这盐是怎么做的?” 朱瞻墡神秘一笑,解释道:“这很简单,这是采取了新的制盐方法,夏尚书以为,如果我大明朝的百姓都能用上这细小的盐,并且成本控制更加低廉,该如何?” 夏原吉感叹道:“那这,将会是百姓的恩泽。” “不过,这盐的成本真的能控制的比现在还要低吗?” 朱瞻墡点头道:“那是自然,夏尚书,不过,想要制盐,可没有那么容易。” “先需要培养大量的工匠,还需要大量的建设,这个我会详细的给你写出来。” “这个臣自然清楚,只是皇孙,你认为,盐的成本,最终能够控制到什么价钱?” “三文钱一斤吧……” 此话一出,夏原吉当场就吓到了,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这怎么可能呢?这个事情很显然就是在开玩笑。 “皇孙,这不可能!” “盐怎么可能会控制到三文钱一斤?” “可以的,相信我没问题。” “这……”夏原吉还是有些不可置信,不过这个要试了试才知道。 现在,也不过是一人之言,算不得什么。 朱瞻墡给他的,是几百年后才出现和成熟的海滩晒盐法优化版本,以及矿盐的优化版本。 矿盐,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那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古代的制作方法以及制作的流程有些欠缺,所以才会显得盐很贵。 再一个,明朝时期的盐,其实比之宋朝和元朝便宜了不少。 总之,盐肯定是慢慢慢慢就便宜了。 并且盐这个东西在古代,那都是官家才能够掌控的,其他人不能够私自贩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