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弄死这帮不要脸的家伙!” “亏你先人!” “……” 大明日报西安分社。 因为得到了消息,百姓们纷纷赶到了这边,除了邮寄东西以外,还在这里购买官盐。 至于报纸,那是只有文化人才能够看懂的东西,普通人又怎么能够看明白呢? 最多就是把报纸买回去,让村子里面的秀才啊,又或者是读过书的年轻人,看一看,说不定能够知道朝廷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 “哎呀,我滴个乖乖,这盐现在这么好了吗?这么细腻,这么的晶莹剔透,那是皇上吃的吧,我们也能吃得上啊!” “我大说,让我这次买三百文的回去,我还以为买不了多少呢,没想到可以买这么多!” “你们别抢,人人都有!”大明日报的分社伙计,那可是忙得热火朝天,他们也算是吃了半份皇粮的人了,自然是尽心竭力。 关键他们也不敢贪钱,贪了就会立马被发现出来。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只要大明日报的那些官员一查账目,就可以发现他们这些漏洞,很快就会把贪钱的家伙给揪出来。 所以这些伙计都比较安稳,不敢做什么。 其次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每月拿到的钱,那可比有些官员还要高。这么好的一份差事,不好好的往下做,还等什么呢? 比官家都要良心! 大明日报,也成功带动了一些个穷酸秀才或者是穷酸书生的就业。 有些书生他们没什么干的,整日里郁郁寡欢,在想自己为什么没有考上恩科,为什么自己没有考上举人? 结果现在有了这么好的一个就业机会,那肯定是抢着干呗,不是文化人,你还真的不懂这些玩意。 在大明日报的积极推动之下,大明朝各地都拿到了新的官盐,这,不知比原来的盐好了多少倍。 很多百姓在看到这新盐的时候都在想,这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吧。 太白了! 因为盐的价格被压了下来,也因为盐更加的好吃,导致他们的盐那是供不应求。 而这,也让大明的国库在未来肯定能够得到充足的储备。夏原吉,也不用担心国库再出现空虚的情况了,只要这个官盐一直存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