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瞻墡认真的点头道:“他们绝对会愿意的,他们已经看到了纺纱机和织布机带来的好处。” “那大哥,你认为卖多少银子比较合适?” “两百两,不能再低了,怎么说你大哥我也算是出了力的,还不值个两百两吗?” 朱瞻墡想了想,两百两,折合下来,相当于是七万到八万块钱,有点便宜了。蒸汽纺纱机刚刚面世,技术还没有那么成熟,数量还少,卖那么便宜太亏了。 “五百两!” “五百两?” “五弟你没有开玩笑吧,卖这么贵,哪个商人愿意买啊?” 朱瞻墡解释道:“绝对会有商人愿意买的,他们现在挤破头都想要知道,织造局为什么布料可以卖这么便宜。” “那好。” 朱瞻基认为自己五弟说的,他还是同意的,这个蒸汽机他认为可以利用到很多的场合。但现在只是利用在手工业,有点大材小用了。 按照五弟的说法,就是饭要一步一步吃,要慢慢来,不可能这么着急把蒸汽机应用在所有的场合当中。 但朱瞻基有这样的一个愿望,他认为自己的这个愿望实现一定是非常的厉害。 想想就觉得很刺激。 其他的那些蛮夷还在为了吃不饱饭发愁,大明就已经用上了这神奇的宝物,他们怎么动摇大明的根基? 在织造局对全国各个布庄的价格冲击之下,许多商人都是亏的血本无归,他们都挺憋屈的,也都想找一个说法。 再这样下去,他们可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这就是在这个时机,朱瞻墡让大明日报把织造局布匹价格,为什么这么便宜的消息说了出去。 “大明日报今日要事: 织造局所制作的布匹深受百姓的喜欢,又因为价格低廉,遭受到了大家的哄抢。 织造局隶属于朝廷,本身是为朝廷而服务,可因为一件东西的出现,使得布匹的制造非常的快速,非常便捷,可以一直生产。 这也导致织造局里面存放的布料过剩,为此,织造局才决定将这些布料衣裳进行售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