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倒是挺巧的,所以他说的话也是你想说的吧?” 朱瞻墡知晓自己再辩解,也不会让皇帝相信,只能说实话:“爷爷,这的确是我一直都想说的。” “只是事先,我并不知道他会在昨夜大典上说这番大逆不道的话。” 朱棣点点头:“那这么说,之前在巷子里面遭遇到暗杀的人,也是你喽。” “是我。” “孙儿以为,是谁想杀你?” 朱瞻墡其实也不是很清楚,只是根据老爹所言,大概猜出了一点线索。 “孙儿不知。” “不知?爷爷记得你很聪明啊,爷爷都知道,跟山东士族脱不了干系。” “这……”朱瞻墡犹豫了,是与不是,他现在还猜不透。 “好了,孙儿不要紧张,爷爷怎会让于谦死呢?爷爷只是在想,儒家学术如果不再是选拔官员的唯一,那皇帝算什么?” 朱瞻墡明白了,儒家文化并非处于平民的角度去给人学习。当时的孔夫子,不过就是落魄的贵族,他维护的是君王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后代皇帝都喜欢儒家学派的原因。 若是礼乐崩坏,对于皇帝的统治就会产生一些影响,严重的,说不定会出现大暴动。 皇帝不实行新学,那也在情理之中。 朱瞻墡解释道:“爷爷,治国安民,儒家是可以的,没有说废除。新学,是为了让国家更强大,这不冲突。” “不有一句话叫因材施教嘛,有的人他就不适合读四书五经。” 朱棣皱着眉头想了想,是这个道理,新学的出现,是会对皇权有所冲击,但也必须要实行! 可现在…… “让于谦给朕写一篇如何将新学推广的奏折,要详细。” “写好了,朕就饶他一命。” “是!” 说罢,朱棣就转身离去了,他要去忙了,也不知道于谦到底能不能写出什么好的东西出来,是否能让人眼前一亮? 待到皇帝离开,朱瞻墡急忙走了出去,来到了于谦的跟前,把他给从地上拽了起来。 “别睡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