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店家,那边老人家也才到,替桌面上一锅正经菜,银子一并算来给你。」 贾琏余光看着那一桌,随口招呼一声。 边上贾琮吴用等人循声望过去一眼,旋即便不以为意,继续推杯换盏,叫店家添酒。 店家哪里有不答应的,不一会儿,便再起了一锅送上。 那老妇人朝店家与几桌人都道了谢,才是坐回来。 腊肉虽好,老妇人和孙子吃了几块,又是坐不住了,心中暗道难得遇贵人,倒不如趁着他们这会儿还没吃醉,攀扯两句话也好。 拿定主意,老妇人从孙儿位置前收起馍馍,起身再到了贾琏一座下辑。 「大爷们好善心,我还来谢过,不然吃着也不安心。」 一顿饭钱算什么,贾琏不以为意,只注意到老妇人那包回去的馍馍,问道:「那东西原来不是在店里买的?」 老妇人看着馍馍会意,笑道:「这是个家常的东西,别人一贯是不卖的。只是店家看我出门在外,大家行个方便,几个铜板借个火,一锅清汤,吃点干粮罢了。」 贾琏是高门贵族出身,早年间好不容易坐一回大牢,还连身上锦衣都没脱过,哪里知道穷苦人各行方便的道理。 贾琏这时再看了看那桌的少年,问道:「没请教老人家名讳,这是带孙子进京看病?」 老人点了点头,陪笑道:「老妇人夫家姓刘,这是我外孙子,叫王板儿。他爹死得早,消息传来受了惊,这人就素来多病缠身了。我和他娘两个住在一块,就是辛苦些也得救活了才好。」 边上贾琮听到这,拱手道:「刘姥姥这事做的好,你不知道,我家里二哥最是怜老恤贫的,稍后帮一把手就是。」 刘姥姥听得大喜,道:「孙儿病得可怜,只怕是麻烦了大爷那里。」 贾琏在主位听得‘刘姥姥"这几个字,倒是心中一动。 早些年凤姐儿好像和他提过这么一家窜门的远亲戚。 「琮哥儿往俺这边来,请老人家在那坐下说话。」贾琏道。 贾琮听得一愣,旋即反应过来,起身让位。 刘姥姥推辞几次,才是被贾琮请了坐下。 贾琏问道:「看姥姥家先前也不像是贫苦抓不起药,他爹又是怎么没的?」 刘姥姥叹气道:「这话也是贵人提起,我才大胆说一说。其实先要怨他爹心气脾气都大了些,以为搭了一家好亲戚,有了几个钱要寻地方花了才舒服,第二个就要怪朝廷了。」 贾琏道:「朝廷怎么?」 刘姥姥道:「这些年朝廷征召的事多,细数起来每年都有,说句不好听的,真不知哪朝哪代打得有咱们这么凶。外头都说打赢了,那自然是阿弥陀佛,可板儿他爹寻了门道入伍去了,报了下落不明回来,我家也就落魄了。如今只有我和板儿他娘,带着板儿和丫头过活,每年紧着粮税急死人,我又是个不中用的,不过吃她们一日是一日罢了,今年带板儿出来治病花了银子,冬事就没地去办。」 吴用虽吃酒正酣,也没忘记分些心思再这边,听得刘姥姥这般说,顿时暗道不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