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教授回到了书房后,打开了电脑,打开了威信客户端。 他进入了一个威信群聊,里面都是一些研究国学的教授,不仅有京都大学,还有华清大学以及其他名校的教授。 挑灯夜读:“老哥们儿,出来瞧一瞧,在下发现了一首佳作。” 酷爱巷里王寡妇:“老刘头,你发现啥了?” 挑灯夜读:“@酷爱巷里王寡妇,什么时候把你这粗鲁的网名改一改,羞不羞啊?” 酷爱巷里王寡妇:“你懂个屁,我这叫真性情!” 半夜蝉鸣:“老刘头,啥玩意儿,赶紧发出来看看,待会儿我还有一节讲座。” 挑灯夜读:“(),一人V50,不然不给看。” 半夜蝉鸣:“……” 酷爱巷里王寡妇:“滚犊子,” 挑灯夜读:“我给你们看前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酷爱巷里王寡妇:“恭喜发财,大吉大利。” 半夜蝉鸣:“恭喜发财,大吉大利。” 这一波红包,把群里更多人的炸了出来。 当他们翻看聊天记录后,立即操作手机交出了账户里的50块。 这时,大孙子敲了敲老教授的书房门。 “爷爷,我妈问您今天中午想吃什么,她要去买菜。” “且慢!今儿个爷爷我请你们出去吃涮羊肉!” …… 赵墨浪博主页也出现了新的动态。 赵墨回复“挑灯夜读”: “这首诗叫作《枫桥夜泊》,我根据这首诗写出了歌曲《涛声依旧》,除此之外,我并没有别的诗词作品,我只是一个歌手,偶尔兴趣来了写一首诗罢了,自知才学疏浅,感谢教授您的邀请,我就不来打扰你们研究学术了。” 其实,赵墨在研究《涛声依旧》这首歌的时候,顺带查了一下。 这个平行世界,不仅仅是现代的文娱作品缺失,就连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也有缺失。 要知道《涛声依旧》这首歌,就是根据《枫桥夜泊》这首诗改编的。 如果没有这首诗的话,根本体现不出来《涛声依旧》的意境,并且会少很多的感觉。 所以说,赵墨索性也把这首诗搬运来了。 而网友们看到赵墨的浪博动态,顿时疑惑了。 “赵墨在回复谁?” “好像还是在和一个教授对话。” “顺过过去看一看。” 于是乎,网友们顺着赵墨的回复,点进了这个“挑灯夜读”的浪博主页。 这位浪博ID“挑灯夜读”的网友,其浪博认证是京都大学的国学教授。 在几分钟之前,他发布了一条浪博。 “这首诗实在是太好了,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写野景夜景,即不必作离乱荒凉解,亦妙。” 这位教授微博,粉丝很少,只有接近万人,平均一条微博,也只有寥寥几个评论。 这一条微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也没有引起其他网友的注意。 可是他接下来这条微博,就是关键所在了。 “能否告知我这首诗的名字?请问您还有别的佳作吗?京都大学将联合华清大学的国学专业,在下个月举办诗会,您是否有空来参加?@赵墨。” 致命三连问。 见到这位国学教授给予了赵墨这首诗如此高的评价,而且还如此尊重赵墨,甚至还夸张到邀请赵墨去参加两个国内顶尖大学举办的诗会。 网友们直接傻眼了。 这不是古代才子一首佳作名震京城的剧本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