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章:如有雷同;纯属虚构!-《重生1985当文豪》


    第(2/3)页

    由此可见,在对于这个剧本的创作上,他对自己有多么苛刻。

    事实上,最近他所创作的这几部作品,其创作时间已经越来越长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对自己所创作的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

    就像这次的剧本创作,他的计划是一到两个月。

    但很显然,他必须要收回自己的创作计划。

    因为一到两个月,他根本就没法写完整个剧本。

    尽管如此,但贺云还是决定,并不急于求成。

    就算花上三个月,也无妨。

    …………

    而就在贺云耐心创作这个剧本的同时,人民日报上一则新闻报道,瞬间打破了贺云的平静生活。

    “近日,豫省安阳考古工作队在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了一块墓志,墓志主人为西晋驸马都尉鲁潜,鲁潜墓志的发现,对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枭雄魏武帝曹操墓,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有望解开……”

    作为国家最为权威的报纸之一,这样一则似乎看上去毫不相关的新闻报道,在人民日报上所占的篇幅并不大,也就豆腐块大小。

    可是,人民日报是什么报纸?销量全国第一。

    即便是豆腐块大小的报道,也让全国人民纷纷热议了起来。

    曹操,是个国人都知道,拜《三国演义》所赐,大家对于曹操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

    他的墓葬在当下是一个谜团,甚至民间还流传着“曹操七十二疑冢”的传闻。

    而在考古学家心目中,曹操墓也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当这篇报道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之后,考古工作者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安阳这个小地方。

    不过,安阳这个小地方,地方虽小,但却极其不简单。

    毕竟这里可是殷墟遗址的发现地。

    而殷墟是什么地方,商朝都城所在,甲骨文的发现地。

    如今这个地方又疑似发现了曹操墓,安阳自然再次在全国人民面前露了脸。

    而与此同时,一则小道消息也渐渐开始流传,因为这时候一些有心人突然发现,《故事会》上所刊载的一篇名为《考古笔记之真假曹操墓》小说,竟然与新闻报道上的一些内容基本一致。

    尤其是墓葬的具体位置,描绘的十分准确,而小说所刊载的时间却早于新闻报道的时间。

    这容不得大家不浮想联翩!

    的确,只要是个正常人,随便一想,就能明白,小说刊载时间早于新闻报道上考古工作人员所公布的时间,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如果不是凑巧,那就是写这篇小说的人,一定提前知道那个地方就是曹操墓的所在地。

    如此一来,就有两个可能性,一个是小说作者本身就是一名考古工作者,或者说考古研究人员,他是通过各种古籍,加上自己的推测所做出的判断。

    而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小说作者是个“倒斗”者,他曾经下过墓,或者说找到了这个墓,至少他是知道这个墓在这个地方的。

    好吧!

    如果是前者,大家还不至于这般惊讶。

    可偏偏写这篇小说的作者,并不是默默无闻之辈。

    不少人随便一查就查到了小说作者的身份。

    作者:“满江红”,退役军人出身,银城人,湘省作协会员,银城作协会员,湘省青年文学奖获得者,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获得者,著名青年作家。

    这些头衔,很显然,他不是什么考古工作者。

    可如果不是考古工作人员,那他又是如何准确判断此地就是曹操墓所在地的呢?

    总不能他是真下过墓吧?

    的确,作为一名著名的青年作家,他远在银城,是不可能去干“倒斗”这种犯法之事的。

    然而,如果不是这些原因,那他又是如何预知的这般准确的呢?

    这些疑惑,使得大家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

    甚至因此,不少没有看过这篇小说的人,都纷纷想方设法买来最新一期的《故事会》,想要一睹这部小说的“风采”。

    如此自然就间接导致最新一期的《故事会》销量节节攀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