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章 命令进攻-《铁翼鹰扬》


    第(3/3)页

    1772和1793年,波兰两次被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瓜分,华沙志遭到严重的破坏。

    1794年,华沙人民响应波兰民族英雄科希秋什科在克拉科夫领导的反对沙皇压迫的民族起义,在修鞋匠扬基林斯基率领下,同沙皇卫戍部队展开殊死搏斗,配合科希秋什科的部队,使华沙一度从沙皇的统治之下解放出来。但由于寡不敌众,起义失败,沙俄军队血洗华沙,华沙城再次遭到严重破坏。

    1795年,波兰第三次被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瓜分,华沙被沙皇军队占领。

    1830年,士官学校爱国学生高举义旗,与华沙人民团结一致,同瓜分波兰的沙皇军队进行英勇的肉搏战,但终因力量悬殊,华沙又遭到沙俄军队的一次洗劫。

    大约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波兰人尤其是华沙人具备一种独特的气质。战胜或者死亡,已经成了历经古难而不得不进行的选择。历次的劫难,也使他们明白,面对灾难来临的时候,逃避并不是唯一的办法。

    在苏联红军到达并可以包围华沙军队前,这儿的百万居民参加了防御工整的修筑工作。不论城市周围接近地的那些战线,同样城区内的街垒,与无数的以楼房以基础的建筑形成的抵抗枢纽,也在他们的手里迅速的被建立起来。甚至当苏联红军完全包围了城市之后,没有来得及疏散的华沙居民里青壮年也拿起了武器。

    现在,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作战的双方,无论是枕戈待旦的波兰人还是秣马厉兵的苏联红军,都已经准备好了殊死一战。

    战争的阴云,就此笼罩在了这个华沙始建于13世纪的历史古城。咬紧了牙关的波兰人紧握手中的钢枪,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而不惜一死。

    在决战开始之前,我们不得不述说一下参战双方直接指挥的将领。作为这一场几乎可以说决定着未来历史战役的双方的指挥官都是谁,在这样一种局势下他们会如何使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来进行这样一场有着长远历史意义的战役。

    尤其战役的结局如何呢?请看下章——两位将军。

    txt下载地址: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不笑生谢谢您的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