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章 6雷齐射-《铁翼鹰扬》


    第(2/3)页

    这些战机它们将从附近的新喀里多尼亚和新赫布里底岛上,修建海空基地起飞执行支援作战。作为近距支援的,则有那些装载在简易航母上的剃刀旋翼攻击机负责。

    可以这样说美军的登陆作战,比起日本人的登陆作战更富有进攻性。尤其是那些“鹈鹕”反潜战机,已经正式更名为“鹈鹕”炮艇机。上面的火炮也从55毫米升级了到65毫米。

    当然由于载重量以及增加了机腹装甲,的装载的炮弹数量反而降低了。但总体来说,与那些航空炸弹相比,海军陆战队更喜欢这种半自动火焰的密集打击。因为它们能够始终绕着圈子,在他们头顶上让他们看得到。

    作为登陆舰队的防空主力,三艘中型航母装载的450架战机,使他们拥有数量上的相对优势。其中5艘简易航母上的150架战斗机,也使整个舰队的上空相对安全。

    同时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海军中将答应,争夺制空权将会是他的第七舰队的任务。大概2000架战机的数量,也使他认为,对付起瓜岛上的400余余日本战机,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

    这样的决定曾使罗伯特.戈姆利中将感觉他占了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海军中将的便宜,不过在将来写回忆录的时候,如果他理解了真相的话,恐怕会后悔这个便宜占得有多伤。

    5月1日的天空,晨曦逐渐让位给从海里跳出来的太阳。军舰上刚刚还摸黑作业的官兵的情绪,变得高涨起来。

    战斗机也在简易航母的逆风行驶中升上天空,它们并不需要参加瓜岛的作战,最多不过就是在舰队上空绕着无聊的圈子。大概出于保护心理,又或者说是一种轻视,海军里的女性战斗机机师,才在这些防空战斗机编队里。

    可在这时,战斗却从她们的主动攻击里开始了。

    “下面发现大规模机群,它们的模样有些像飞镝!”

    这是这场战争中最使人头痛的情况,中华联邦的飞镝-z与各国仿制的飞镝型战机,外加炽天使——撒拉弗战斗攻击机。它们在外形上根本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等大家发现它们的性能有着巨大差异的时候,往往后知后觉者已经带着不甘掉下去了。

    在这场战争中,中华联邦月产4000架这种类型的战机。固然一方面是满足陆军航空队的要求,更多的时候飞镝-z才是最强烈的出口需要。

    这种性能平衡,火力强劲的多用途战机,虽然已经被新的王者——炽天使——撒拉弗战斗攻击机挤下王位,更有后续的王子——d-3鬼怪式战斗机和公主——y-d/a4地狱之鹰战斗攻击机在等待上位。

    但不容否认的是,它依然能够驰骋在世界各个战场上,而不被导出不穷的新型战机挤下排名。毕竟,战争开始前刚刚换装的发动机,这时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超前的机型研究,早已经使飞镝-z的外形与最早的飞镝完全不同。

    所以说作为战前最后出品的飞镝系列的最后一款战机,它的退役还早得很呢。当然,这是相对于国外而言。

    那么使人不能不怀有疑虑的是,这些飞机出自何处?难道美国海军的空中预警飞艇鹰眼就没有能够发现吗?

    当然不是,而在于这时美国海军使用的鹰眼,并不像中华联邦的望楼ii的观察范围能够达到500公里那么巨大的范围。由于载重量的限制,美国海军的鹰眼探测距离不过150公里左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