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王立冬成了香饽饽-《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第(3/3)页

    主君齐国公可就小公爷一个儿子,若是墨儿能嫁进国公府,将来对主君的仕途、长柏长枫还有明兰的婚事都有莫大的好处.”

    盛紘听了心中大动,可随即又冷静下来,他可不会像林小娘那么自以为是,就算是盛家真有人嫁进齐国公府,那也只可能是如兰。

    除非是皇后的亲妹妹的庶女,平宁郡主才可能会点头,就他家的墨兰呵呵!

    要是小公爷真娶了,绝对会沦为京师的笑柄。而且会让人怀疑是不是齐国公府,有什么把柄落在了盛家,或者发生了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盛家最后也得不到什么好!

    “你也读过不少书人贵在自知。刚才说的,我就当听个笑话,以后不许再提这些蠢话,否则我必不轻饶了你!”

    盛紘站起身,一甩袖子就往外走。

    林小娘一把拉住盛紘的胳膊道:“为了墨儿,紘郎不妨去试一试……”

    “试一试?你说的真轻巧!”盛紘冷笑道:“你听说过哪家为了自家姑娘家主动上门求亲的?

    若是我上门提亲,被国公府拒了,你想过会是什么后果吗?!!

    盛家的脸丢尽!国公府这门亲戚也必定丢了!

    整个京师必将把我们盛家当做笑话。

    同僚都会以为我盛紘趋炎附势攀附权贵,想来要不了多久,就会一纸调令,让我从京师滚蛋,然后被发配到不知道哪个边角旮旯做个县令!”

    猛地甩开林小娘,盛紘气咻咻的出了林夕阁,娘子有这种想法他还能理解,毕竟差距是有些,可毕竟如儿是嫡出。可墨兰竟然这些年对林夕阁可能太过放纵,宠的一个个眼珠子都长脑门上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县试的日子。

    早上三点不到,便宜老娘就进了王立冬的屋里。

    四点,一家子就到了京师的贡院门口,不过比他们来的早的大有人在,此时贡院门口已经乌泱泱站了几百号考生和家属。

    等到五点,王立冬在其父其母那殷殷期盼的眼神中,左右手各提一个半米高的特制考篮,排队进了开封府的贡院。

    身体健壮的弊端出来了,要是换做以前,齐母最多会准备一个小篮子,毕竟多了前身拎不动,可如今他有的是力气,今天哪怕只是考大半天就能出来,也是准备了两天的吃食和各种乱七八糟的物件。

    等核实完考生的信息,搜身检查通过后,王立冬来到一份座号遍览图前,上面标明了各个考生的号舍,以及所在的方位。

    很快找到了他的名字,号舍——‘洪-八’。

    虽然听着有点怪,但不是王八就行。

    没一会儿,王立冬就按着标识找到了今后5场考试的座位。

    在京师的考生有个优势,从县试开始到会试,除了殿试要进皇宫外,其他三个阶段的考试都在一个考场,最多就是换一个位置.离京师越远的考生越是苦逼,像是云贵这边,按这年代的道路情况,差不多得花三四个月,还得祈祷半路上别遇上大宋的特产——劫道的!

    打量了下号舍,宽高和电话亭差不多,深度上要多出小半米。离地半米和离地一米处的墙壁上各有两条凹槽,这是让放木板的地方,下面放木板当板凳,上面的当写字台,晚上要是睡觉可以把上面的那块拆下来放下面,合在一起就能当床了。

    王立冬先把2个考篮放一边,从一个布袋里,拿出一把小扫帚,给号舍进行了一次大扫除。顺便检查一下建筑质量,有没漏水或者开裂的地方。

    结果让他还是挺满意,没什么大问题。想来几年前建造这家贡院的,应该是个比较实诚的,没怎么偷工减料。

    天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衙役们就开始逐个号舍分发试卷。

    王立冬拿到试卷,摊开看了看,就是普通的厚纸折本,每页都有红线隔开,封面上还有专门写姓名的地方。

    没过一会儿,有两个差役举着一块木板子从号舍前走过,木板子上面,正是这次的考题。

    第一天的县试,考的是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这种难度,就像是让他做1+1等于几一样.到了下午两点多,终于等到了第五十个交卷的学生后,王立冬跟着大部队出了考场。

    考场规定,考完试交了卷子后,但考生不能立刻离开考场,必须等人数达到五十人,由知县亲自取下大门上的封印才可离场,然后知县重新上锁加封。

    隔天,第二场考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第四五场连考,主要考经文、诗赋、经文、姘文。

    等最后一场考完后的第三天,贡院大门口,不为看向公告栏上贴着的通过县试的名单,仔细从头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看了下来.发现倒数第三个名字正是自家公子的,忙小跑着到了马车前,

    “娘娘,国公爷,公子过了。”

    齐母推开车门,看着一脸兴奋的不为,高兴道,“是不是案首?”

    王立冬翻了个白眼道,给他‘案首’?除非开封府尹疯了,或者这辈子不打算继续在大宋做官了。

    “那衡儿排在第几?”

    不为支吾半天才蹦出,“倒数第三。”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