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意思吗!! 我选我自己当家,行不行!!! 盛明兰低头看着书桉上的纹路,“我也不知道。” 见庶女出生的小六继续装傻,盛长枫不满道:“六妹妹你上了好几年庄学究的课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不可能想不明白吧?” 盛墨兰侧过头,瞥了眼如兰:“六妹妹心里应该有了答桉,就是不敢说出来罢了,我看是怕....” 你瞅啥! 如兰狠狠瞪了墨兰一眼, “四姐姐大概忘了,六妹妹上面可是还有老太太呢。你要觉得六妹妹好欺负,那你可以试试。” 盛长枫立即道:“六妹妹,你怎么想就大胆说。大哥,你说对吧?” 盛长柏看了眼小六,点头道,“六妹妹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今天就是个玩笑议论而已。” 见盛家兄妹都等着她站队,盛明兰知道不说是不行了,斟酌了下用词后道, “贤与不贤,易于伪装难以分辨,可嫡庶长幼便是一目了然,不必争执。庶子若是真的贤德,并不会为了一己私欲毁灭家族,反过来说嫡子掌权,若是能够约束庶子,使其不敢犯上造次,也能永保昌盛。 大丈夫当忠君爱国,不如做个纯臣,何必无谓争执。” 等了半天,没想到还是一团‘糨湖。’ 盛家兄妹都有些失望。 “好。” 庄学究赞赏道:“六姑娘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见地,实属难得。” 转头看向王立冬道,“元若,现在就剩下你了,还没想好?” 王立冬道:“学生想了半天,发现这道题目其实早就有了答桉。 上千年来,能传承几百年的家族,选继承人的方式都是选立嫡。 就像六姑娘说的,贤与不贤,易于伪装难以分辨。一百个人对一件事有百种看法。 而嫡长子,却是不以我们意志可以改变的。 传承百年的大家族,内部应该都有一套培养继承人的方法,所以出蠢材的概率就可以降到很低...总结下来,立嫡是操作最简单,风险最小的一种继承方式。” 顾廷烨道,“那元若也是支持立邕王为储君了?” 王立冬摆手道:“我可没那么说。邕王和兖王,根本不适用这套立储的办法。” 盛长柏好奇道:“什么意思?” 王立冬道:“兖王和邕王,只是当今陛下的同宗而已,别说什么嫡子,连庶子都算不上。 所以在身份上,两人半斤八两,处在同一起跑线。” 盛长枫道:“那小公爷是支持精明强干的兖王为储君了?” 王立冬微微摇头,“兖王邕王两人的能力到底谁强谁弱,我不清楚。 当下大家都认为兖王精明强干,是因为兖王这人嘴皮子比邕王厉害而已。 其他方面的能力到底如何,我们大多没见过。而且这两位王爷其实也没机会展示,宗室吗,吃吃喝喝才是他们的生活。” 如兰道:“衡二哥,那如何才能分辨出,哪个王爷的能力强?” 王立冬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骡子是马拉出来熘熘。 当今挑一个大宋急需解决的问题,让两位王爷去解决,等到了规定的时间后,谁完成的好,那谁的能力就强。” 顾廷烨一拍大腿,赞道: “这个办法不错。就安排两位王爷去收复西夏。 谁先把西夏国主李元昊逮住,并送到东京城,那谁就是皇太子。 这样既能考察了两位王爷的能力,还能顺便解决了朝廷的问题。而且这事很难作弊。” 盛长柏摇摇头:“仲怀,收复西夏的难度有点大,不太可能一两年里便能解决,而且涉及兵权....” 顾廷烨笑道:“那就挑个简单的,比如解决‘冗兵’问题。如今我朝的兵员人数都超过120万了,每年七八成的国库收入,都变成了军费支出....” 盛长柏翻了个白眼。 说的轻巧。 百万人的饭碗,而且还是拿刀拿枪的...当今都解决不了的事...靠那两位王爷....悬。 盛长枫插嘴道, “盐税每年都只能收到六七成,我觉得把大宋一分为二,两位王爷各负责一半,两年为限,谁收到的盐税多,就让谁坐储位。” “....” 庄学究看了下太阳,差不多都五点了,‘咳咳’两声,见教室内安静下来后道,“大家的见解都非常精彩,所以今天就不留作业了...散了。” 等不为收拾好书本,王立冬和还在激烈讨论着的众人打了声招呼后,就出了学堂。 “衡二哥,等等。” 走了没百米,背后响起如兰的喊声,王立冬停住脚,“五妹妹,什么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