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雪娘笃定道,“小娘放心,没人敢乱说话。” .......... 盛紘走出院子,仰天叹了口气,每每听到同僚同年聊起自家不争气的子弟,他都会自得一阵子,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很争气,没料到小儿子竟然也是个混账东西。一阵夜风吹过,“阿嚏!”紧了紧身上的单衣!想了下,抬腿走向一处院子。 威蕤轩 王氏看着小女儿的嫁妆清单,一万贯出头,总觉得太少了点。 一扶额头....女婿太有钱了,也伤脑筋! 这些年王立冬单单送给盛家的礼物,加起来就有小十万贯....如儿只拿到了一小半,剩下的除了入了公账,就是被盛明兰和盛墨兰分了,小六也就算了,可盛墨兰那个小妖精生的,也分到了2万多贯...每每想到这茬,心肝就一抽一抽的。 “大娘子,你匈口不舒服?”陆宏家的见王氏捂住心口,咬牙切齿的模样,立即关心问道。 王氏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如儿的嫁妆薄了点,我想再凑一些。 可我的私房也就剩下五千贯了,给长柏结婚用的。 公账动不了。 官人那指望不上,老太太那也就1000贯钱。” 陆宏家的安慰道,“大娘子,一万贯已经够多了,大姑娘出嫁时都没那么多。而且我看小公爷不会在意嫁妆多少。” 王氏忧道,“衡哥儿是不会说什么,我是怕平宁郡主嫌弃少了,难免看轻如儿。” “谁看轻如儿?” 盛紘推门进了屋里,就见到王氏和她奶姐滴滴咕咕不停,走上前,看了看她手中的清单,“如儿的嫁妆不都备的差不多了吗。” 王氏看到盛紘,惊讶道,“你今晚不是睡林夕阁吗,怎么又过来了?” 盛紘脸色微微一僵,转身坐到旁边的椅子上,觉得嗓子有点干,就让娘子给他泡碗茶。 王氏见盛紘左顾而言他,就知道在林夕阁那待的不开心了,忍不住刺了两句,还是让奶姐拿来了绿茶粉,冲入沸水,拿过茶先点起了茶。 盛紘嘴角抽了抽,若有若无瞄了眼王氏,要不是正好有事找她,他就是睡书房也不过来,“今天殿试,好几位大人看中了长柏,有结亲的意思。” 王氏一惊,问道,“好几位?是哪几家?” 盛紘有些得意道,“参知政事文彦博,光禄寺卿安波,上司李侍郎....” 王氏霍然起身,手里的茶碗差点都翻了,激动道,“文相公也看中我家柏儿?”虽然她一直想让儿子娶姐姐家的大姑娘,可要是能和宰执家结亲,那也就只能对姐姐说声抱歉了。 盛紘笑着捋了两把胡须,道:“当时我也愣住了,不过文相公话里的意思,还需看柏儿的殿试名次。” 王氏紧张道,“文相公的意思,柏儿考第几名就能...” 盛紘摆手叹息道,“原先我也觉得文相公的不错,可晚上和李侍郎吃酒的时候,他和我说了一个消息。我觉得这门亲不能结。” 王氏问道,“说的什么?文相公家三姑娘我见过2次,才貌双全,而且听说性子也很不错,和长柏挺般配的。” 盛紘往王氏那凑了凑,压低声道:“文相公家二郎最近和兖王世子走的很近,听说还资助了不少银钱,好像有十几万贯。”微微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文相公怎么想的,虽然兖王的名声不错,也没了邕王这个竞争对手,可陛下明显就是不喜这位。 兖王登上皇位的机会真心不大。 等新皇登基,兖王和参与争储的势力必定会遭到清算。我们家又没什么大靠山,到时候免不了会受到波及。” 王氏虽然对朝堂之事不甚精通,可住在京师那么多年,夺嫡之争的各种消息听到耳朵都起茧子了,知道此事的凶险,忙道,“这文相公家还是算了,那其他几家呢?” “光禄寺安大人,出自兴化安氏,世代簪缨,我朝百年来,就出了33位两榜进士。 我那上司李侍郎,出身松陵李氏,书香世家,满门清贵,其兄是从江南东路转运副使,其弟是翰林院侍讲学士....” 盛紘接过王氏递上的茶碗,呷了一口,虽然有些拉嗓子,可他就是喜欢这个调调。赞道:“夫人泡的茶喝着就是舒服。”再喝了一小口后,放下茶碗,“安家和李家的名声和家风都挺不错。 娘子最近出去跑动跑动,打听一下这两家姑娘的情况。” 王氏皱眉道,“安家不错,可这安大人是旁支。 李侍郎家的姑娘,我见过一回,长得矮了点,就到我耳垂处,和长柏好像不是很配。” 盛紘瞥了眼王氏,冷哼道,“安大人如今才四十出头,就是从三品大员,熬上十来年,宰执有望。 李大人也不差,矮点就矮点,只要姑娘品性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