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海瑞又哭了-《朕就是万历帝》


    第(2/3)页

    朱翊钧引着海瑞一直走到大殿深处,修有一座供台,上面摆着鲜果贡品,两边有香烛,中有香炉。

    供台后面是一处神龛,上面挂着一幅长卷画,正是身穿道袍的嘉靖帝。

    海瑞睁眼一看,双目赤红,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嘶哑着声音喊道:“先皇啊,先皇!臣来了.”

    “砰,砰,砰!”

    海瑞在水磨地面上连磕了三个头,抬起头时已经是泪流满面。

    朱翊钧拿着六炷点好的清香,走了过来,分了三炷给海瑞,自己一掀前襟,手捻清香,恭敬地跪下,连磕三个头。

    起身,把香插在铜炉上,侧身站到一边。

    海瑞又磕了三个头,强忍着哭声,颤颤巍巍站起身来,走到跟前,把三炷清香插在铜炉上。

    “刚峰先生,走吧,陪本殿在苑中走走,边走边聊。”

    “是。”海瑞用衣袖搽拭干泪水,沉声应道。

    朱翊钧双手笼在袖子里,和海瑞走出了仁寿殿,转到侧面,看到有工匠在忙碌着。

    海瑞抬头一见,只见殿顶屋檐挑顶,新安着一只仙鹤,高高地站立着,仰着脖子,尖长的嘴巴向上,伸向天空。

    有工匠贴着墙柱,安着一条刷了同为朱色油漆的宽铜条,从屋檐一直延伸到地面。

    另有杂役在墙柱处挖坑。

    “殿下,这是在干什么?”

    “这是在安避雷针。”

    “避雷针?”

    “是的。可以把天雷引到地面上。”

    海瑞大吃一惊,“还有此法?”

    “是的。紫禁城宫殿容易起火,多半是天雷引起的。要是能避开天雷,不再焚烧宫宇,国库内库就能少支出,百姓们也就能稍微缓口气。”

    海瑞对着朱翊钧长施一礼,恭声道:“殿下把百姓铭记在心,实在是大明百姓之福。”

    朱翊钧澹然一笑,站在南海湖边,看着波光粼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后本殿是大明天子,大明百姓会视我为君父。本殿不把他们放在心上,还能指望谁把他们放在心上?

    家有四十万良田的徐阁老;无数古玩商铺,被天下骂作奸臣的严阁老;侵占九边卫所田地,视大明万里血肉长城为草芥的地方豪强;自诩先师至圣后人,礼义传世却良田遍及山东的衍圣公府。

    本殿能指望他们把天下百姓放在心上吗?”

    海瑞颤声道:“殿下英明。”

    “百姓轻贱如草,割了一茬又一茬,‘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奈何望欲平!’草野上一场大火,可以把所有的一切付之一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