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各个不是省油的灯-《朕就是万历帝》
            
            
            
                
    第(3/3)页
    税收那点三瓜两枣是看不上。”
    林泽友笑着答:“皇上英明,臣说的沪州现状就是如此。但是臣觉得这十分不正常。
    正月资政局和朝议局会议上,皇上一再强调,少府监和太府寺要进行改革,少府监要逐渐剥离行政职能,改为投资为主的商事企业。
    太府寺要改为公有企业资产管理部门,遵循商业民法,通过股权等形式对公有资产进行管理
    其中核心内容就是政企严格分开,不能再混淆,企业做企业的事,官府做官府的事,各行其职,各担其责。
    臣以为,沪州政企职责不分的局面必须改变.如何改变,臣觉得就从分配更多税收,承担起更多的民生责任开始.”
    张四维暗暗赞叹,少府监一系的官员,能力才干暂且不说,他们对皇上意图的领悟,远远超出传统官员。
    资政局和朝议局会议老夫也参加过,一些老同僚也参加,但是领悟就没有潘应龙、刘禹浦、李三江、林泽友这些少府监一系的官员这么深彻。
    看皇上的神情,这是又号到龙脉了啊。
    朱翊钧点点头,没有发表意见,转头对胡宗璞说:“江苏、浙江和沪州都说了,该你们安徽说说。”
    胡宗璞跟胡宗宪没关系,也不是出自皖南绩溪,他出自江西庐陵郡吉水胡姓,前宋胡忠简公(胡铨)之后。
    胡宗璞坦然一笑:“皇上,三位富足翁都说了,我们安徽是苦哈哈,每年税收也就那么多,堪堪支应全省官吏和官府开支,以及每年的市政民生耗费。
    我们安徽没有关税,所以也没资格去分关税。
    工商税低得可怜,远没有专卖税高。
    就算全分给我们安徽,也做不成什么事,还需要东边三位富足翁拉扯一把。
    以前交通不便利,安徽的诸多资源埋在地底下,想说协作也没脸说。
    皇上圣明,把津浦一段从安徽绕了一截,极大地改善了安徽的交通状况。
    现在铁路从宿州、凤阳直通浦口,既与长江水运相连,又与南岸江宁城的沪宁铁路隔江相通。
    一通百通啊,我们安徽的想法很简单,先托三位大富翁的福,能够乘坐你们经济发展的快班车,先把我们安徽的经济搞上去,税收提高,那时我们跟内阁谈下的比例分配,才有脸拿”
    朱翊钧哈哈一笑,“国玉说的话四平八稳,既捧了三位大老板一把,又给朕表明了态度。
    虽然安徽现在税收不多,但是以后的税收会增加,所以他们希望在专卖税和工商税分配上,都要希望提高比例。”
    胡宗璞讪讪一笑。
    朱翊钧手指头点了点下首诸臣:“你们啊,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想着法,明里暗里跟朕说,财税改革的初步分配草案,你们觉得比例不合理。
    不过朕能理解,你们都是一省主政官,肩负着数百万百姓民生福祉,肯定是袋里有钱,这才不慌。
    出京时,朕就跟子荐说过,地方大员,肯定要跟朕讨价还价的。
    原本这件事,应该由户部尚书汝观公(王国光)来跟你们谈,不过他被子荐留在京城还有其它要事。”
    朱翊钧指着潘应龙说:“你们先跟凤梧谈,把你们希望的比例大胆的说出来,当然了,也要把你们的理由说出来。
    凤梧都一一记下,朕会好好斟酌,在离开东南时,再跟你们沟通一下,确定好分配方案后,朕再回京去跟子荐和汝观公谈。”
    “臣遵旨。”
    “朕现在给大家议一议,东南三省一州一京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