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已经有了两个了,李辉也没想再要,不然,还真准备开托儿所不成。 李辉沉吟思索片刻,觉得自己咸鱼一条,老婆也多,倒也没啥需求。 要钱嘛,李二陛下自己都穷的叮当响。 要官位爵位?完全不符合自己咸鱼性质啊,而且爵位一高,怕不是又有多少大臣,吵着要让自己去各个部门,为大唐挥洒汗水了。 干脆给他们找点事做,别老来烦我 比如...让朝廷跟世家斗去••• 李辉眼睛一亮,说道:"陛下可还记得,上回来此,校验矿盐过滤法时,我说过的话吗?” "你是说,工匠地位的问题?”李二陛下似乎在回想。 "没错,但还不止是工匠,还有农夫。”李辉开始挖坑了:“所谓术业有专攻,不同的人擅长不同之事。” "于工匠来说,地位氐下,创造得不到奖励,生活没有希望,便失去创新精神,终日浑浑噩噩,按部就班的混日子,这样技术得不到传播,技术发展也就滞后了,发展滞后之后,反而又更让人轻视,觉得不重要,形成恶生的反复。” "于农也一样,都是家族口口相传,效率低下,就算有人写了一些总结经验的书籍,但书籍何尝之贵,农民又不识字,朝廷又无深入传播的组织,就使得,好的种植技术无法广泛传播,以往大唐的粮食产量也就始终无法大增。” “那,你想如何做?”李二陛下盯着李辉。 这个话题很是严肃,众官员都沉默不语。 “当改革科举!”李辉迎着李二陛下的目光,毫不畏惧。 说完便闭口不言,坑已挖下,点到为止。 “啊?要动科举?” "这•一”众官员有了些反应。 房玄龄上前说道:“我大唐科举初创,已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等等,已经很多,难不成还要让农民,工匠来也考试?” "这是要让农民,工匠,参考为士?入朝为官?这怎么行呢!” 就算是很看好李辉,刚才还成为了准岳父的长孙无忌,也不得不站出来反对。 李辉所言实在太过惊世骇俗。 官员中隐隐还有一些附和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