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又见林小羽-《巡道记》


    第(1/3)页

    第15章  又见林小羽

    “在一个池塘里,共同生活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只有青蛙有机会到外边的世界去看一看。

    每次青蛙从外边回来都会告诉鱼一些新鲜事。

    有一天,青蛙又从外边世界回来,告诉鱼,这次看到人们称之为奶牛的动物。

    鱼很好奇,问青蛙奶牛是什么样子?

    青蛙对鱼说,奶牛啊,就是头上长着尖尖角,嘴里吃着草,身上长着斑斑,尾巴摇啊摇。

    鱼一听,心里就想,原来奶牛是这个样子。”

    张教授展示一幅鱼牛画,接着说道,“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都建构在已有认知和经验基础上,每个人已有认知和经验基础不同,建构结果就不同。人和人之间存在客观差异性……”

    张教授继续讲授人理学,课堂一切如旧,有听得非常投入的,也有开小差的,有感叹时间如流水眼看就要下课的,也有抱怨内容太冗长离下课太遥远的……

    杨子中途进入教室。

    张教授课堂就这样,如果正在讲课,中途进出的人不要喊报告或打招呼,只管自由进出。

    这已经是惯例,中途进出没有对张教授任何不敬,如果说不妥,那就是不应该迟到。

    张教授丝毫没有理会杨子的迟到,反而对杨子就座后认真听讲感到非常满意。

    张教授认为,在大学课堂,基础如何,能学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如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所以他向来更看重学生学习兴趣,至于其他的,在兴趣面前暂时可以忽略不计。

    听着课杨子陷入思考,人所认识的世界会一成不变吗。

    从精神力到内气,再到周围环境中四处弥漫的外气,这似乎是一个和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

    如果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客观的,那精神力和气是否真实存在呢?

    精神力和气会不会仅仅是一种错觉,甚至只是幻觉?

    “教授,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到了例行问答时间,杨子首先提问。

    “精神力反应人的意识水平和意识能力,是自我意识控制的一种表现,是否意味着精神力并不存在呢?”

    “好问题,”教授对杨子的问题大加赞赏。

    有些同学却感到懵圈,杨子到底在说什么,教授居然还说好。

    “这个世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精神力,换句话说精神力并不是物质存在,也不可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如果精神力客观存在,那一定首先存在某种能产生精神力的物质,至于这种物质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能否被当前的我们所感知,无论如何,那物质是一定会存在的。”

    张教授对自己的理论非常自信。

    “教授,谢谢您的解答。”

    教授的解答一针见血。

    根据张教授的理论,精神力不可能单独存在,精神力只是个人意识水平或能力的反映,如果精神力发挥作用,那一定是有某种物质在作为精神力的基础。

    自己精神力突然增强,是否因为身上发生某种物质上的变化呢?这种物质难道是罗丽所说的气,会不会还有其他什么?

    ……

    “杨子同学,行啊,张教授一般不会在课堂上表扬人。你可算出奇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