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徐子墨:“说我?” “放肆!你竟敢如此无论!” 看到城楼上那嚣张地衙役,徐子墨轻摇折扇,一阵爽朗的笑声。 徐子墨:“大人啊大人,你可冤枉了。我等本是山中的出家人。” 徐子墨:“跪天,跪地,跪父母宗师,跪三清诸神。” 徐子墨:“你要我跪凡人我可跪不来!哈哈哈!” 话音刚落,惊得城楼各处守卫军卒纷纷紧握扑刀,冲将过来,将二人团团围住。 对于徐子墨来说,读书中举为的是安抚一方,造福百姓。无论是在汶阳的书院还是蜀山的经阁,徐子墨始终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而学习,镇谷子的“知经文,入江湖,见大千世界,方知真我”的思想始终铭记在心。 但是就在方才,伴随着那一声“跪”,与百姓的伏身在地诚惶诚恐。徐子墨对这群趾高气昂的举子的期待瞬间崩塌了。就像那开启城门时的飞扬尘土,他们也不过是一群让百姓惶恐害怕的豺狼,成为南汉政权派系斗争的傀儡。 君子不齿于列,自然不会俯首跪拜。 “好,今日你对诸位老爷不敬,那就是对平阳王爷的不敬!” “来人!给我把这两个逆贼拿下!” 突然,一个声音在这群举子老爷当中响起。 “慢!” 众衙役纷纷站住,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他。 一个身影,伴随着马蹄声缓缓来到徐子墨面前,将众衙役挡在身后。 “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清规戒律。” “没必要为我等坏了功德。” 高头大马上,那人春风得意,微微低头,满脸笑意。 “男子汉不可无术,当知文好学,有所作为。” 徐子墨顿时一愣,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个人。 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在心头油然而生。 那句话,是娘当年告诫徐子墨的,这个人又怎会一字不差地说出来?。 “我等还未有作为,又怎能受得起百姓如此跪拜。” 那人转头看向城楼上的衙役:“大人,今天的事就算了吧,我等还要赶去王府,别误了时辰。” 只见城楼上的衙役总管微微低头,眉头紧锁,举棋不定。 “这。” “好吧。” 只见那衙役轻轻叹了一口气。 “散了!” 一声令下,众兵卒纷纷收了扑刀入鞘,回到最初岗位。 马上那人,轻轻仰头,眼神一闪。 “子墨,不用谢我,哈哈。” 如同霹雳一般,从徐子墨背后闪过,无数画面在脑海闪过。 而那笑声,瞬间把时间带回了五年前。 一个声音,在徐子墨耳畔回想:“我考了七年秀才,知县大人都拉着我的衣襟求我回家种田,说我不是这块料!” 徐子墨猛然抬头,那人也满是期待地看向徐子墨。 徐子墨脱口大喊,两眼满是泪水。 “言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