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陛下塑能臣,子墨出道乡-《凡道剑仙》
第(2/3)页
徐子墨:“所以陛下想要的,其实是制衡。”
徐子墨:“七年前,韩成雁令棕马铁骑夜屠汶阳,致使我家破人亡流落蜀山,可以说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徐子墨:“这便是陛下眼中最为理想的手段,我便是陛下眼中最为理想的人。”
徐子墨:“所以陛下在得知我的身份后便更改了计划,而三贤王驻京府前的刺客也不恋战,闹出了声响便慌忙撤退。”
赵安:“没错,又被你猜对了。”
赵安:“对了,你刚才说了,这是其一,其二是什么。”
徐子墨:“这其二,便是君权。”
徐子墨:“陛下想要的,是一统山河君临天下之权。”
这一句话,顿时说到了赵安的心坎里。
南汉立国时,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率先起兵,在短短几个月里,打得大齐君臣两度迁都,威震天下。可是随着天下局势的变动,在三家分齐的议和之后却只得到蜀中之地,疆域人口远远不如北唐与南明,虽然名义上南汉为其他两国名义上的“皇兄”,享受明唐两国的朝贡贺拜,但是地域的局限导致的国力衰退却是无力回天的。
国力日衰,外敌就会逐渐猖獗,这便成了赵安的眼中钉肉中刺,如鲠在喉。
徐子墨缓缓说道:“欲得天下君权,就要先联结明藩,一同除掉国力最为强大的唐蛮,待天下平分,汉明两国再作决战。”
徐子墨:“所以济州之乱,是陛下秘密与明君一同谋划的。”
徐子墨:“而公孙琦去济州并不是出征。”
徐子墨:“而是谈判。”
徐子墨:“之所以要以战乱为契机,是为了制造出明藩入侵的假象,用来迷惑内阁与唐蛮。”
徐子墨:“只有这样,陛下才能派去一个心腹武将,在唐蛮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密谋日后大计。”
赵安有些警觉地望向徐子墨:“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赵安并不相信这些是徐子墨自己推测的,而是公孙琦告诉徐子墨的,如果是这样,那公孙琦就留不得了。
徐子墨:“公孙琦出征,没有经过祭旗等礼部仪式。另外,济州一战,死的都是内阁的人。这些疑点放在一起,趁便猜到了陛下的打算。”
赵安的疑心依旧没有放下:“所以,徐爱卿打算怎样帮助朕?”
徐子墨:“令三万羽林卫北出汉中,屯兵在汉唐门户,而韩成雁留职京中。再调四万人马攻打洛阴,至此济州的明军与洛阴汉军可达七万人,对江北重镇含章郡成犄角攻势。”
徐子墨:“世人皆以耕农为重,而轻视贸易商贾。”
徐子墨:“唐蛮强盛所靠,唯田亩人丁。故蜀中应当因地制宜,兴桑梓水利,木材器械,以此与唐明交好贸易,积累钱帛,再暗地用商贾之利私下购入米粮盐铁,屯藏重镇。”
徐子墨:“至此,蜀中虽小,却可以掩人耳目,藏兵三十余万,助陛下再造山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