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六。 月夜,星河漫天。 此时的京城,已然是漆黑一片,虽然有着几处官灯照明点缀,但是外面却依旧是伸手不见五指,很难看清道路。 之前的万家灯火,在打更的铜锣声中逐渐沉迷,暗淡了下来。 街上,也是漆黑一片,只有偶尔经过的巡夜校尉的灯笼,如同萤火一般,在黑夜中无力地亮着。 徐子墨:“别走岔了,跟紧了。” 只见月光照耀下的街道上,四个黑影一闪而过,向玄道寺的方向跑去。 徐子墨、卢胖子、程心远、何归安,四个老伙计,一身黑衣,手中捏着火折子,背上背着一个包袱,一路小跑着。 徐子墨在前面带着队,一边低头看着手中地图,一边抬头看向四周的情况,生怕被巡夜校尉逮着。 卢胖子跑得是呼哧带喘,有些遭不住,便小声说道。 卢胖子:“老大,一定得偷偷摸摸地干吗?” 徐子墨:“嘘!” 徐子墨见远处走过来一队巡夜校尉,便急忙拉着四人闪身到一处阴暗地方躲了起来。 过了许久,伴随着一阵整齐有力的脚步声,那队巡夜校尉才算走远了,四人这才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 徐子墨小声解释道。 徐子墨:“那当然了。” 徐子墨:“要是写折子等皇上批复,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程心远心中疑惑,不解地问道。 程心远:“大人,咱们这样不经奏报,就把事情给干了。” 程心远:“不能杀头吧?” 程心远在大理寺待久了,这么多年也是一直活在内阁打压的阴影里,生怕因为这些事情而引来祸患,故而有些谨慎小心。 徐子墨:“不能不能。” 徐子墨:“陛下赏我们还来不及呢?还杀头?!” 程心远听了徐子墨的解释,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服从了徐子墨的命令。 毕竟,这么多年,程心远头一次发自心底佩服的一个人,就是徐子墨。 在程心远眼里,徐子墨没有那种迂腐做作的官气,是一个真正专心做事的上司,没有高喊忠君报国口号,也没有巧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伎俩。 就凭这几点,就是这世间多少官员所不能比拟的。 借着火折子和月亮的微光,四人一路摸索出了外城,绕过了朱雀门楼,从一户人家的高墙翻过进了大内。 徐子墨:“小心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