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来访-《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陈氏她们睡的那张床比较矮,面积又大,把东西放到里面一点,再把那张铺在干稻草上的破旧床单扯一扯,不弯下腰特意往里看,就发现不了。
等她收拾好正准备开门,就听牛氏在声音在外面响起:“是文哥儿啊,你怎么来了?来,快进来坐,屋里暖和。”紧接着门被牛氏拍得“啪啪”作响,“宁哥儿,你是死了还是怎的?还不赶紧过来给你章大哥开门。”
“宁哥儿,宁哥儿在家吗?”到得快傍晚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
章鸿文实在听不得牛氏这语气,微微蹙眉道:“亲家祖母,您别这样,我是来找宁哥儿玩的,没啥大事。”
她如今学了《三百千》,还看了两本话本,上午又读了一本《史鉴》,大部分的字都知道怎么写了。再加上有上本《阿宝》的遣词造句做基础,行文也顺畅得多。这一回写起来,就比较顺手,涂抹修改的地方不多,仅仅一个下午,就写了三千来字。
写什么她都想好了,就写《三言二拍》里的“倒运汉巧遇洞庭红”,这是当初看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时最吸引她的一篇短篇小说了。
这样的依据现实又有梦想,还正能量满满、情节曲折离奇的话本,想来一定会受这个时代人们的欢迎。
杜锦宁一惊,连忙吹了吹那张纸,小心地放到了床底下,其余文房四宝也悉数一并放到了床下。
杜锦宁之所以写这篇小说,是因为她在上午看《史鉴》的时候,发现她穿越的这里竟然是一个架空朝代,历史在宋朝时拐了个弯,没有被灭亡,而是一直昌盛延续至今。宋朝没有灭亡,自然也就不会有元明清。此时国泰民安、经济昌盛、商业之风盛行;在文学上,延续了唐宋的诗词之道,但话本的发展却略显不足。
行商之风盛行,那么这篇反映商人们出海冒险经商的《倒运汉巧遇洞庭红》,既符合社会实情,又满足了男吊丝们“一朝好运,财源滚滚”的梦想,与现代网络小说的一觉醒来获得“金手指”的遭遇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这篇话本的主人公文若虚原还是个读书人,人品端正,为人风趣幽默,即便屡屡倒霉也依然乐观向上,是个正能量满满的人。
这篇小说,写的是明成化年间一个商人,名叫文若虚的,最是倒霉,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亏本,人称“倒运汉”。正值灰心丧意之时,有朋友去海外经商时顺便邀他同去,他也没钱没心思做生意,开船前便用了一两银子买了几十篓太湖特产洞庭红桔子,准备在路上给朋友和水手们享用,也算答谢他们不收自己船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