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商议对策-《古代科举日常》
            
            
            
                
    第(1/3)页
    第51章  商议对策
    她没敢跟着杜云年身后回去,而是在村子里又转了一圈,想着这村里能出得起十五两银子的人家,最后摇了摇头。
    这村里,除了杜家两个房头和里正章家,就没人能一下子拿出十五两闲钱来做聘礼的了。
    当初孟强家想娶杜方菲,许诺给牛氏的聘礼里就只有五两银子,另外加上五亩旱地。而他们家,在这村里也算得殷实人家了。
    不是村里,难道是县里?莫非杜云年要把杜方菲卖到县里去?
    想到这里,杜锦宁心里就异常烦躁。
    她现在力量实在是太弱了,遇到这种事,就唯有防犯,不能出击。杜云年自己不说,她还不能把这事捅到杜辰生和牛氏面前。
    虽说现在杜辰生看中她的资质,想要跟她缓和关系,送她去念书。但遇上杜云年的事,谁知道他心里的天平会倾向哪一边呢?要牛氏平白拿出十五两银子来还赌债,那更不可能。那女人,为了几两银子和几亩早地,就能把亲孙女卖了的,还能指望她在金钱和亲情面前选择亲情不成?
    在门外等了好一会儿,觉得差不多了,杜锦宁这才进了门。这一进门,差点跟准备出来找人的杜方蕙撞上。
    ”宁哥儿,你去哪儿了?娘都要急死了。“杜方蕙喊道。
    杜锦宁拉着她进了院子,这才道:“我去里正家找章大哥了。”
    杜锦宁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终于在记忆里搜寻出了孙家的情况。
    “对不住,娘,我以后出去,一定会先跟你们说的。”杜锦宁也不跟她争,直接向陈氏道歉。
    牛氏老两口因着外面天冷,都缩在屋子里;姚氏在厨房里忙活。陈氏母女两个一前一后地出了门,也没有看见。
    在这古代,只要是为女儿着想的人家,都会在女儿十三岁时就开始考虑她的亲事,这样到女儿十六岁时出嫁,也有三年的时间可以从容挑选,不至于因太过仓促而选错了人家。
    陈氏淡淡一笑:“大概你二伯母防着我抢她厨房的活计,所以今儿个就没让我们进去,直把我们往外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