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怒火-《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儿子是我一个人的?他哪天不在你眼皮子底下,你多的是时间去教导他,怎么做了不好的事就怪我?”牛氏却是不怕他,提高了声音道。

    父母盛怒之下,杜云年也不敢细说这三十两的事,赶紧把想了两天的主意抛出来,以平息二老的怒火:“前些日子我听人说,府城里的青楼收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只要长得好,二三十两都能卖上。苓姐儿年龄正好,长得也不赖,三十两准没问题。”

    杜云年抱着头,没敢躲,生生地受了这一砸。

    牛氏心痛银子,也心疼儿子,一把拦在杜云年前面,痛心疾首地道:“你怎么敢?三十两啊,那不是要我的命吗?”

    但现在杜锦宁挡了他还这三十两银子,那就顺便把这小子拉下来好了,多大点事儿?

    杜云年被盯着浑身发毛,弱弱地道:“我、我都说了,不用家里拿钱出来,只要……只要把苓姐儿……”

    此时的杜方苓眼睛瞪得比铜铃还要大,半张着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旋即她转过头来,求救似地望着杜锦宁,身子微微发颤。

    这些事杜云年都想过了。

    本来他对于这些都无所谓。杜锦寿没杜锦宁聪明,不念书就不念了呗,免得辛苦得紧。杜锦宁以后有了出息做了官,难道还敢忘恩负义不养堂兄?

    这阵子,姚氏整日在他耳边唠叨,说如果让杜锦宁念了书,那他家杜锦寿指定是没法念书了的,因为杜家养不起这么多读书人。没见隔壁大伯家只供一个杜云昌,就已很困难了么?

    牛氏的目光转向了杜辰生:“老头子,我看这样可以。”

    可自打那三十两银子像大山一样压到他身上后,他就后悔了。

    牛氏没再跟他硬顶,及时地闭了嘴,夫妻两人同时转头来盯着杜云年。

    “你还说,你还说,都是你干的好事,你看看你把他宠成什么样了。二三十岁的人了,儿子过几年都能娶亲了,还是一事无成,田里田里的事不愿意干,好不容易给他找个城里的活儿,还没干多久,就被人辞了。整日的吊儿郎当,游手好闲。这下好了吧?把家底都要败光了。”

    杜锦宁安抚地捏了捏她的胳膊,示意她别出声,继续往下听。

    为了不让杜锦宁记恨他们,他爹是绝不会让他把杜方苓卖掉的。

    窗外的杜锦宁听到这话,转头看向杜方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