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商议-《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杜锦宁手里不仅有袁修竹给她的二十两,还有她卖话本的钱。因为担心茶馆要用钱,她一直没敢还章光义银子。不过她没打算多要,自己已占五成了,不能太贪心。
章鸿文犹豫了一下:“还是要半股吧。”
“你还是要一股吧,拿二十三两银子出来就行。”杜锦宁问他道,“拿得出来吧?”
杜锦宁的心就提了起来。
接下来四天,杜锦宁除了每日去一趟关乐和那里,让他辅导自己一个时辰,剩下的时间挤一些练字,其余的都在写话本。
她得把第一回写完。
“先生,这是我写的话本,想请您帮我过过目,看看有没有犯忌讳的地方。”这一日,杜锦宁把写好的两册话本带去给关乐和看。
“等等。”关乐和忽然叫住她,“你们那个茶馆,我听关嘉泽说了,你占五成份子?”
大家都没有异议,见时辰不早了,便散了伙,各自回家。
“这真是你写的?”关乐和扬着手里的话本,都有些不敢置信。
章鸿文点点头:“我同意。”
“真的?那太好了。”杜锦宁高兴起来,将话本放好,便准备告辞离开。
“一成。”杜锦宁帮他拿主意,“我这里你不用担心,能还上。”
这实在是让他难以想象是杜锦宁这样的小孩子写出来的。
“没问题。”关乐和将话本合拢,递给杜锦宁,“好好写,先生等着看呢。”
章鸿文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旋即又摇头:“那十七两你不用急着还,我只要半成就行了,真的。”
“是的,先生。”杜锦宁心里汗颜,可还得厚着脸皮承认下来。
原先杜锦宁写的话本,他也看了,不过是一些离奇的故事,想象力丰富一些的话,杜锦宁能写出来也不是不可能。
可眼前这话本就不一样了,虽只有薄薄两册七八千字,但却只是个开头,恢弘大气的结构、复杂的背景、众多的人物,他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这就不是先前那几本小故事那么简单的了,需要强大的故事驾驭能力。
杜锦宁有些无奈:“行了,五成就五成了,可别六成七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