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市场相遇-《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刚才两位摊主大方借称给我们用,我们自然得留些豆干感谢一二。”杜锦宁客客气气地跟顾客解释,“着实请大家谅解。各位大伯大娘大哥大嫂明日再来。”

    杜方蕙也心有戚戚焉。

    “两个月,两个月之内我一定把钱还你,以后也不会去你家借钱,你大可放心。”一个男声从人群外传来,紧接着,身穿青色长衫的青年男子挤了进来。

    于是连带着,杜家的水豆腐一会儿功夫也卖出去了不少。

    “我没不念书,只是不去书院而已。”许成源看到有人要对他指指点点,很显然是在议论他家的事,他催促道,“娘,这些咱们回家再议吧。”说着挑起担子,硬拉着妇人往外走。

    妇人也没脸再在这里呆下去了,哽咽着应了一声:“好。”抹了抹眼泪,开始收拾东西。

    右边的摊主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妇人,也是卖水豆腐的,连带着卖一些香菇木耳等干货。见得杜方苓拿了些豆干过来感谢,她连连摆手:“不过是用一下称,又没损失什么,怎么好意思收你们的豆干?快收回去。”

    卖香料的店铺不止一家,杜锦宁小心为上,没在一家买齐,而是分开来,每个店铺买了几样,终于把东西买齐。

    来人她认识,是许成源,就是那日他们跟梁先宽打赌时做公证人的那个。

    “源哥儿,这话是你说的,可不是我逼你的。有骨气的话,就在家赚钱养家,别去念那劳什子书了。靠你娘一个人赚钱养你,供你念书,老大个人了,你也不嫌臊。”干瘦妇人也没多呆,说完这话,转身就走。

    “为何不卖?”不光买豆干的人想不明白,便是杜方苓姐妹也不明白。

    前世今生见多了世情,杜锦宁倒没多大感触,她跟两个姐姐打了声招呼,便准备回家。

    “宁哥儿,你路上小心些。”杜方苓想是被刚才的事勾起了不好的回忆,不放心地叮嘱杜锦宁。

    杜锦宁回头朝她笑了笑,抱着东西让过路人,出了市场。

    从东门出去,她正要往外走,就听有人叫她:“杜锦宁。”转过头,就看到许成源从旁边急急走了过来,走到她面前站住。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