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好意-《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那头的关嘉泽完全沉浸在了话本的精彩里,倒是齐慕远一心两用,一面看话本,一面还分了一只耳朵过来听两人的谈话。
    “空口无凭,白纸黑字写下来。”杜锦宁步步推进。
    见那两人凑到一边看话本去了,他走到杜锦宁身边,坐下道:“宁哥儿,我爹说了,你们既然搬到了庄子上,大林村的宅子可以不要的,那十两银子不必拿出来给我垫付茶馆的股子钱。”
    “原先王家一门死绝,刚开始时大家都觉得晦气,不愿意要那处宅子。后来那宅子又放了两年,更荒败几分,即便时间久了,大家也不愿意要。但经你们一住,就不一样了。”
    杜锦宁可是老江湖,哪允许他就这样蒙浑过关:“先答应,否则不给你看。”
    杜锦宁点了点头,笑道:“我明白了。”
    章鸿文虽然也爱看话本,但作为农家子,他身上背负的责任要比那两位官二代要大多了,并不敢放纵自己爱上话本。
    至于怎么管,由谁来管,自然得等几人到齐后再定。她不好表什么态。
    村里有户人家,儿子生了六个,却只得房屋五间。眼看着儿子们都大了,纷纷成亲,往后再一生孩子,就住不下了。所以他们家商议了一下,便找了我爹,想把你们那处宅子给顶下来。他们家没有现银,愿意出工出料,把路按我爹的要求铺好。”
    反正他们家壮劳力多,儿子六个,个个身强力壮,还娶了三个媳妇,再加上老两口,壮劳力就有十来个人。上一两年的农闲功夫,上山打些石料,再拉几车沙子来,就能把路给铺起来了。我爹跟乡老商议过后,便托我来问你,看看你们愿不愿意把那处宅子给让出来。”
    章鸿文的话说得好听,但杜锦宁却在这些话里听出了章光义在里面使出的不少力。
    她笑问道:“什么前程远大,一飞冲天,都是你跟你爹在村里宣扬的吧?那宅子变成了吉宅,也是你们的手笔吧?章大叔和你一心为我,我又岂能不知?锦宁在此谢过章叔。”说着,她站起身来,朝着桃村的方向抱拳躬身,深深作了个揖。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