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提议-《古代科举日常》
第(3/3)页
杜锦宁看了看他的脸色。齐慕远向来是个面无表情的家伙,语调也没什么情绪,此时还真看不出他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我过来就是为了跟你说这事。”杜锦宁道,“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咱们买一头小毛驴,再买一个大石磨。现在这个小石磨肯定得换掉。另一个办法就是在村里雇两个强壮的妇人来帮磨豆浆。我的建议还是买毛驴。”
“毛驴啊。”陈氏自然知道买毛驴划算。请人的话,的本钱也不少,还人多是非多。她们才刚搬来,人生地不熟的,突然就说要雇人,庄子上的人不知会如何议论她们。再说,要是雇的人人品不好,把做豆干的办法偷偷学了去,那她们的损失就惨重了。
自打认识以来,齐慕远就对自己很好,杜锦宁也不瞒他,老老实实地道:“真没钱,我手头满打满算,也就二十五两银子,过了年还得交二十两的束脩。原先你们照顾我,这一回我肯定不好意思再占干股,总得投钱进去。再说,上次为了人手跟关嘉泽闹得不愉快;这一次,咱们也不好再让关嘉泽寻人。小二好找,但可靠的掌柜却是难寻。”
“啊?”陈氏虽很欣喜自家的豆干销量很好,赚的钱越来越多,但也十分为难,“可咱们日赶夜赶,也就只能做这么些豆干了。”
“……”
“人手你不用担心,我那儿有;至于银子,我可以先借给你。如果你过意不去,也可以付给我利息。反正我的银子放着也是放着,你要是不愿意开分店,我也赚不到钱不是?”
杜锦宁有些挫败。
“如果你真是这么想,那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齐慕远道。
可一头毛驴要不少钱呢,起码也得十二两银子。而现在她们一天做豆干赚的钱,也不过是三四百个铜子,过了年杜锦宁还得交束脩……
“这是十五两银子,您拿着,去集市上看看,合适就买下来。石磨也趁早叫石匠打了。”杜锦宁将准备好的银子递给陈氏。
陈氏吓了一跳:“你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虽然她知道杜锦宁一直在写话本,一本话本能卖二两银子,但自打开了茶馆以后,这话本就不往外卖了。她估摸着,杜锦宁手里也就七八两银子。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