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反应-《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姚氏都不敢想象等开了春要种田的时候,牛氏会不会让她去耕田种地,如果真那样,她觉得自己都快要活不下去了。

    这边其乐融融,杜辰生那边,被牛氏派遣一直注意着门口的姚氏,在杜锦宁进门的时候听到她的声音后,赶紧进堂屋去禀报杜辰生,杜辰生一下子就黑了脸。

    杜锦宁把关乐和相告的以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都一一说了,并道:“我托人去问过王员外了,王员外说让四叔正月十六过去一趟,大家见上一面。如果四叔觉得合适便留下教授;不合适的话,也可以婉拒,到时候我再帮着留意别家。”

    关乐和是传统思想,虽说乔迁那日把杜辰生给怼走了,但对于杜锦宁能念着伯祖父的恩情还是很高兴的,十分热心地帮着挑选,最后给杜锦宁推荐了王员外这一家。

    杜锦宁这段时间在关乐和处学习,知道时不时会有人带着孩子到关乐和这里来拜访。虽说书院不接受启蒙孩童,但如果他们家孩子能得关乐和赞赏一声聪明,或是给举荐一个先生,这些人就会十分满足。

    除了做事,她还得承受以前小三房母女几个所承受的牛氏的怒火。

    因此,杜家二房这里,最最掂记小三房和怨恨小三房的,就数姚氏了。

    章氏更是赶紧去倒了一杯姜茶来,递到杜锦宁手上:“一路走来很冷吧?赶紧喝些姜茶暖暖。”又拿果瓜子出来招待杜锦宁。

    当然,这些人通常会被守门的阿伯拒之门外,但帖子却是送进来的。一般人关乐和会置之不理,但有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不好轻慢,他便得见一见;即便不见的话也会回上一个帖子。杜锦宁近期内练字小有所成后,就替关乐和回过不少这样的帖子。

    姚氏自打小三房分家后,日子就很不好过。以前她只需一日做两三餐饭食,再洗全家的衣服就可以了。现如今不光要做这些,而且还要打理菜园子、上山采猪草、喂猪喂鸡喂牛,年前眼看着原先陈氏和杜方菲砍的柴烧得差不多了,她还得上山去砍柴,一天到晚跟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短短大半个月的时间,她就瘦了一大圈。

    五两银子一个月的束脩不算少,又是关乐和推荐的,主家看在关乐和的面上也不会不尊重先生。这样的私塾不光杜寅生和杜云昌,便是蒙氏和章氏都很感兴趣,围着杜锦宁询问详细的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