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论尊卑之道-《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教舍里的学子们顿时兴奋转头去看严岑,想看看他如何驳斥杜锦宁。虽然他们也尊重先生,但看到有人怒怼先生,他们依然全身细胞都叫嚣着欢乐是怎么一回事?
怎么辩驳?君是尊,臣是卑;父是尊,子是卑;在一间书院里,自然是山长为尊,先生为卑。他否定山长的决定,那就是忘记了尊卑,不记得自己的身份。这个道理,说到哪里都是他错。
像这样没见过世面的人,只要他表情森冷地看他一眼,再说上两句为难的话,他必会被吓破胆子,畏缩战粟,怯怯而退。如此一来,关乐和私收没有真才实学的学子入书院、不从正道的名声也就坐实了。他们以此为借口攻讦一阵,没准就能把关乐和从山长的位置上给拉下来。
杜锦宁拿《道德经》来反驳他,说他们谈论的是“理”,应该摈弃一切遵从尊卑来论这个“理”。他要反驳,自然也可以找出无论的典籍来回击过去。但看眼前这小子,似乎有恃无恐。他过目不忘,不知背了多少典籍在肚子里,三言两语肯定是驳倒不了他的。
可不是?山长对于严岑来说是尊,但严岑对于杜锦宁来说也同样是尊。既然是尊,对对方的言论进行大声驳斥,岂不是推翻了杜锦宁刚才所说的尊卑秩序?
她直视着严岑:“所以,真正有道理之人无我,了知一切无分别。你我现在在论理,那么就应该摈弃一切只论你对山长的决定否定之事,无关其他。”
所以,即便会给全书院先生留下“狂放不羁”的印象,这场仗,她依然得打,不能有丝毫退缩。
教舍里面和被堵在外面的学子都惊呆了。
他们没想到这个看起来也就十岁出头的小孩儿,竟然敢直视冷面阎王——因为严岑正好姓严,严与阎同音,又整日冷着一张脸,对学子十分严厉,动辄重罚,所以学子们就私底下给他起了这么一个外号——还把冷面阎王怼得哑口无言,这简直是太厉害了有没有?
这小孩儿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严岑望着杜锦宁,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但背地里,总有人是不买关乐和的账的。只看前有梁先宽,后有今天的严岑,就知道了。
他完全没想到这个只到他胸口这么高的一个小孩子,竟然有这样的胆子,面对他的为难,毫不慌张与怯懦,挺直了腰杆,从从容容地回击了他一番,还说得有理有据,叫他辩驳不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