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拿个秀才没问题-《古代科举日常》


    第(1/3)页

    第263章  拿个秀才没问题

    听到杜锦宁的回答,刘县令满意的同时,对她更感兴趣了,问道:“你师从哪位老师?”

    “学生拜在博阅书院的山长关山长门下。”杜锦宁道。

    刘县令点了点头,看到在杜锦宁后面已排有四人了,便打算挥挥手让她过去,并提点一声他已被取中,可话正要出口,他的目光瞥见下面算学题时,他的瞳孔猛缩了一下,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全对。

    四道算学题,全对。

    古代的算学题,并不需要写解题过程,只需要写出答案即可。

    可这四题的答案也太正确了吧?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光将前面的题答得特别好,连算学都做了出来,做得十分正确。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莫不是这份试卷被人泄露了?

    刘县令抬起眼来,审视地看了看杜锦宁,又低下头去看经义题和试帖诗。

    杜锦宁的眉头不由得微微蹙了蹙。

    这么小的年纪,第一次参加县试就过了。而且没听刘县令刚才的话吗?拿个秀才没问题。这话的意思,想来是要给这位少年拿县案首了。有了县案首的名头,后面的府试、院试的考官都会给一定的面子,秀才是妥妥的没问题的。

    杜锦宁将试卷袋拿出来,递到他面前,笑道:“随意。”

    不过,他现在心已放回了肚子里了。这孩子,那学问是实打实的优秀,比一些秀才举人都还要强上不少。他能轻易做出试卷上的试题,而且全对,不是因为有人把试题泄露给了他,而是因为他真的会做。

    刘县令所处的地方,是位于北面的县学大门门庭处,无论是离东西两侧的走廊,还是在台阶下面院子里的考生都有一段距离。此时又下着雨,雨水滴答声拦截了大部分的声音。除了站在她身侧的那四位学子和县令后头的一位师爷和差役,不会有人听到她所说的话。

    杜锦宁略一思忖,当即道:“二十三。”

    “古人之言天理,何谓也?”刘县令又出一道经义题。
    第(1/3)页